返回首頁

從走茶葉之路(《茶之路》)

來源:www.brettbruster.com??時間:2022-12-05 06:30???點擊:326??編輯:admin???手機版

1. 《茶之路》

1.《生活月刊》著《茶之路》除去之前的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這是我看的第二個關于茶的資料。書序中指出年輕人多不喝茶,是因為沒有合宜的識茶渠道、核查方式和用茶幫助的整體氛圍。這樣,年輕人就不知其好,或者知其好卻不得其門而入。這本書,通過旅行的方式,踏上中國茶樹種植地的山路去尋找茶源,講述歷史、種茶環境、制茶過程、茶葉特點,也講一些茶人的故事,人文感十足。它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和平易的態度,通過茶本身的故事,讓人有看下去的欲望,讓人更想去了解茶,去試試品嘗茶。這本書,也和茶一樣,讓人有回甘的感覺。作為一本初步了解茶的書籍,非常推薦。

  2.鄭國建主編《中國茶事》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本工具書,它對茶葉分類、中國名茶、飲茶器具、茶道之法、茶養生與茶美食、茶歷史與茶文化做了一些講解。對我來說,比較適用的是書中對每種茶葉的解釋和品鑒方式。書中有圖文對照,從茶葉本身、茶湯、香氣、味道和一些獨特的地方去講解品鑒的方法,這塊對我來說非常有用。喝茶的時候對照著看,對茶本身的理解會深一些。書的第四部門講了現代工夫泡茶的基本方法,也有一定的學習之處。整本書,對我喝茶的“實踐”,幫助比較大。其實想說一句,想學茶,多喝最有幫助。

  3.陳宗懋楊亞軍主編《中國茶經》是一本教科書、工具書,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講茶的書,從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藝、茶葉特色,非常專業。但是說實話,對我這種非專業的朋友,涉讀起來稍顯費力??傮w來說,這本書對于系統性了解茶葉,十分有幫助。

  4.周重林李明著《民國茶范:與大師喝茶的日子》這本書沒怎么講茶,倒是以茶為線索,講了一群頂級文人的故事,有胡適、魯迅、周作人、梁秋實、林語堂、聞一多、郁達夫、陶行知、汪曾祺、巴金、李叔同、蘇曼殊、豐子愷、張愛玲、張恨水和顧頡剛。作為茶周邊的趣事,這本書就非常有意思,所以這本書我也推薦。

  以上這四本,除了《中國茶經》很專業,另外三本書屬于入門級,對茶會有初步了解有幫助的書。兩年來,筆者覺得喝茶最重要的還是實踐,看書作對比,和更多有經驗的茶人交流,都是了解茶的渠道。對茶文化傳承這件事一直不太接受,了解茶之后,喝茶,真的只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并沒有那么大的責任,需要我們去傳承。而且,有些茶真的很好喝,比如昔歸、冰島、蒙頂甘露啊。我們很多人也愛喝咖啡,但和愛喝茶一點不沖突。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茶,愛上茶。

2. 《茶之路》句子

1、我愿老了后,一個人一只狗,一杯清茶,一臺收音機,坐在搖椅上消磨時光,慢慢搖。

2、我是醉了看過了許多的人和事我是懂了我現在需要一個人能隨時為我煮一杯醒酒茶。

3、一個人,一杯茶,一瓶酒,一碟菜,兩個人,兩只筆,兩張紙,兩壺酒,三個人,三種品,三智慧,三下巴。

4、品一壺好茶,就象品人生一樣,苦中有香,香里帶甜,茶剛入口先是苦的,苦去而甜來。

5、一個人,一杯茶,一首《The ScentofLove》,一本《雨季不再來》,一個下午。

6、總有一個人會陪著你,用余生暖一杯茶,晚風微揚時提醒你勿忘回家。

7、靜靜地,一個人,手邊一杯香茶,手捧一卷古籍,身旁是可以一直陪著自己度過寂寞時光的伙伴。

8、下雪的夜晚,世界好像從喧囂中剝離,一本書,一杯茶,一個人,一個世界。

9、冬天泡一杯淡茶,坐在院子里細細品味。溫暖的陽光輕輕地射在大地上,坐一會兒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10、十二月的窗外雪花飛舞,窗前陽光下來杯咖啡溫暖一下心靈,悠悠下午茶,靜靜漫時光;生活尚好,懂得珍惜!

11、一杯清新的綠茶,一曲舒緩的音樂,一本優美的文字,一個人,一個安靜的下午。

12、就像這些櫻花,每個生命都會凋零。每吸一口氣,每喝一杯茶,每殺一個人都能體悟人生,這就是武士精神。

13、強弩之戰,殘缺的人性,片刻的寧靜,唯美的下午茶,瞬間的愛情,構筑了一曲曲悲壯的英雄歌。

14、喝茶是一個人的習慣,喝酒是兩個人的心情。喝茶是心靜沉思,喝酒是肆意放縱。

15、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一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16、我最喜歡的生活就是在陽光鋪滿大地的黃昏,隨風飄揚的柳樹下,一杯茶,一本書,一個人。

17、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躺在樹蔭下,泡一壺清茶。抱著自己喜歡的書慢慢品味這美好的生活。

18、狂風肆虐的早餐時間,我悠然地喝著下午茶,等待暴風小姐的來臨,到時候我一定要請她吃一杯我做的奶茶,以對她多年的遲遲未到做出相應的懲罰。

19、一生一次,有些東西,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緣分,兩個人今兒個可能還坐在一起喝茶,明日以后,也許就沒有重聚的可能了。

20、金錢對于人生來說固然重要,但是親情更重要。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算粗茶淡飯,也是其樂融融。

21、茶入清水,化青蓮浮萍,世人品味清水,卻忽略了茶的寂寥,或許喝茶永遠喝的是一杯清水而已。

22、人不過都只有賤命一條,上帝要找你喝茶聊天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23、一杯茶,一米陽光。一個人,一座城。牽掛著那座城,必定有你愛著的人。

24、一個人這樣靜靜的坐著,沏上一杯茶,在氤氳的茶香里想一些事情,只是不曾想起什么。

25、童年如一顆大樹,掛滿了美麗的記憶;童年如一本日記,寫滿了回憶中的快樂,傷心,眼淚;童年如一杯濃濃的茶,那么讓人回味。美麗的童年將作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頁。

26、一個人,一杯茶,一本書,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也只有此刻,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驚。

27、忽然喜歡上了獨處,一桌,一椅、一茶杯、一個人,就這樣靜靜的靜靜的發呆。

28、人生就像茶幾,充滿杯具,如果放上一把牙刷,就會變成洗具,所以別老盯著杯具,要去找屬于你的那把牙刷!

29、喜歡一個人泡上一杯淡淡的香茶,靜靜地坐于書桌前,把心事掏出來梳理。

30、有時候更喜歡一個人,隨手一杯咖啡,一盞茶,享受生活帶給我的一縷清閑。

31、遞一杯熱茶給家人溫暖,獻一個擁抱給朋友力量,織一片幻想給人生追求,留一絲微風給夏日清涼,送一條短信給自己祝福,新的一周祝您日日鴻運當頭照。

32、獨自生活,養花,一本書,一只貓,一桌精致的下午茶,一首熟悉的歌曲,還可以聽留聲機轉動的吱呀聲。

33、一個人,一杯茶,一個下午,一顆靜心,以旁觀者的身份與世界對話,我想這便是最好的時光最好的我們。

34、在生命之冬,我們追求生命的完整和超然,追求如茶般的淡然。片片茶葉,浮沉之間,展現人生百態。臨窗獨坐,我們有了過余的時間去呷一口清茶,看一片落葉,憶人生之路!

35、不過是端一杯茶捧一顆心等一個人罷了,時間久了,茶涼了心冷了人也就遠了。

36、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的叫人心動。

37、喝茶的人喝到了晚,飲酒的人飲到了醉,聽歌的人有幾個,喜歡你的人卻一直到了老。

38、正如邊喝茶邊吃餅干,小時候的記憶就在腦海中翩翩起舞,而一回憶一些以前做過的家庭作業,你就會想起一道數學題目。

39、人生如茶,不會苦一輩子,但一定會苦一陣子。所以,苦不是壞事,是考驗是磨礪更是完善和豐滿自己的一個必須的過程。

40、但愿在這個人走茶涼的時代,依舊有人愿意為你泡一杯茶,吟一首詩。

41、喝茶是一種心情,品茶卻是一種心境,真我時刻,手執香茗,心素如簡,人淡如茶。

42、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好的過,一杯茶,一本書,一個耳機,一份心情。

43、我愿意跨越千里,只為來見你一面,臨別時,我要告訴你,噓,不要說再見,我們等會見,也許還能一起喝下午茶。

44、一個人的旅行,是孤獨的,就算不和他一起,也會想和他一起分享,捧一杯茶,寫一張明信片,心里想著他。

45、一個人,一杯茶,一首歌,一顆無法安睡的心。誰沒有低落的時候呢。

46、在這個摻雜著五顏六色的飲料的大染缸時代,喜歡喝茶的人一定很溫柔吧。

47、一個人喝茶一個人睡,一個人微笑一個人發呆,一個人的生活這么自由,也這么孤單。

48、下午茶的芬香熏陶著房內的任何一個角落,午后的陽光透過窗簾的間隙灑在木制的桌面上,一份思念隨著紅茶順滑至心中。

49、一杯茶,一壺酒,一碟花生米,最好加一盤豬頭肉。一個人的時光,這那是品味孤獨,分明是享受閑適。

50、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3. 茶之路創始人

陸羽(733-804)人稱”茶圣“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詩詞,善于書法,因著述了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而聞名于世,流芳千古。

陸羽的身世坎坷凄涼,極富傳奇色彩。據《天門縣志》、《上饒縣志》以及陸羽《自傳》記載,陸羽大約出生于唐玄宗時的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幼時被棄于天門竟陵的一座小石橋下。當時竟陵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路過小橋時,聽到群雁哀鳴和嬰兒的啼哭聲,禪師尋下橋去看,發現一個嬰兒凍得瑟瑟發抖,啼哭不止,一群大雁惟恐嬰兒受凍,都張開翅膀為嬰兒遮擋寒風,于是禪師抱回嬰兒到寺中撫養。后人把這座小石橋稱為"古雁橋"。橋附近的街道,稱"雁叫街",街口的一座牌坊稱為"雁叫關"。

因為嬰兒無姓無名也無法訪得父母是誰,智積禪師便用《易經》卜卦,為嬰兒取名,占得《漸》卦,卦辭是:"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于是禪師按照卦辭為嬰兒定姓為"陸",取名為"羽",字"鴻漸"。此事在《唐國史補》和《新唐書 陸羽傳》中均有記載。

  陸羽長大后,智積禪師教他學文識字,習誦佛經,還教他煮茶。陸羽雖然生長在寺廟之中,與古佛青燈黃卷為伴,但他執意不愿削發為僧。智積禪師見陸羽桀驁不馴,罰他"掃寺院、潔僧廁、牧牛一百二十蹄"。陸羽沒有屈服,于十二歲那年逃離寺院做了伶人。

陸羽雖然相貌丑陋,且有口吃,但他聰明過人,且機智幽默,不但演丑角很成功,后來還編寫了三卷笑話書《謔談》。唐天寶五年(公元746年),河南尹李齊物被貶為竟陵太守。李齊物到任之后移風易俗,勵精圖治,且慧眼識英才,他十分賞識陸羽的才華和抱負,并且非常同情陸羽的身世。李齊物不僅贈送詩書給陸羽,而且介紹陸羽去火門山(今天門市佛子山)鄒夫子處讀書。陸羽在讀書之余,常在龍尾山(今天門市李場鎮與石河鎮交界處)采野生茶,為鄒夫子煮茗。鄒看他愛茶成癖,便請人在火門山南坡鑿了一眼井,后人稱為"陸子泉"。此井清澈如鏡,甘冽醇厚,四季常盈,現在佛子山鎮的村民們仍用此泉飲用、灌溉?;痖T山求學,使陸羽真正開始了學子生涯,這對陸羽后來成長為唐代著名文人,被尊為"茶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禮部郎中崔國輔被貶為竟陵司馬,在這一年,陸羽也揖別了鄒夫子離開了火門山。崔國輔比陸羽足足長四十六歲,但這一老一少,一官一民卻結為"忘年之交"。他們交游三年,常在一起品茶鑒水、談詩論文、謔笑永日,友誼至深。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陸羽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峽川,行前崔國輔以白驢、烏 牛及文槐書函相贈。崔國輔與陸羽的雅意高誼被載入了《唐才子傳?崔國輔傳》,傳為千古美談。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陸羽隨著陜西涌向南方的難民渡過了長江,沿著長江對今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等地的江河山川,風物特產,尤其是茶園名泉進行了實地考察。至德二年春(公元 757)陸羽流落到太湖之濱的無錫。到無錫后,陸羽結識了無錫尉皇甫冉。后來陸羽來到吳興,結識了唐代有名的詩僧皎然,并同居妙喜寺三年。陸羽與皎然心靈相通,相見恨晚。陸羽與皎然的佛俗情緣達到了生死超然的境界,他們的情誼亦被載入了《唐才子傳》,為后人所仰慕。

上元元年(公元 760年)陸羽結廬于苕溪之濱,開始了他"閉門著書,不雜非類,名僧高士,譚宴永日"(《陸文學自傳》)以及"細寫《茶經》煮香茗,為留清香駐人間"的隱居生活。在他隱居期間,一方面繼續游歷名山大川訪泉問茶,廣泛搜集資料,一方面同名僧高士保持交往,尋求知音,共研茶道。在結廬苕溪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秋,陸羽撰寫了(《陸文學自傳》)。由于陸羽的誠信人品以及對佛學、詩詞、書法的造詣,特別是淵博的茶學知識和高超的烹茶技藝,為他在浙江湖州士官僧俗各界贏得了崇高的聲望。特別是永泰元年,陸羽的《茶經》初稿完成后,社會名流們爭相傳抄,廣受好評,使得陸羽的聲譽日隆。

大歷七年(公元772年)唐代大書法家、大政治家、大詩人顏真卿到湖州任刺史,當時已有一定聲望的陸羽和皎然、皇甫曾、皇甫冉、張志和等一批湖州的高僧名士都匯聚到了顏真卿的周圍。陸羽的品學才識深得顏真卿的賞識,大歷八年到九年,陸羽成為顏真的幕僚,并參與了大型韻書《韻海鏡源》的修編勘校工作。

陸羽劃時代的科學巨著《茶經》寫作過程前后經歷了近三十年時間。據《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考證:陸羽著《茶經》經過學茶啟蒙階段,鑒泉品茶階段,江南考察和閉門著書階段,以及修改充實成書階段,直到建中元年(公元 780年)左右才完成。陸羽以他的人品和豐富的茶學知識名震朝野,朝延曾先后兩次詔拜陸羽為"太子文學"和"太常寺太祝",陸羽都婉辭圣命。陸羽在成名后的晚年,依然是四處品泉問茶,先后到過紹興、余杭、蘇州、無錫、宜興、丹陽、南京、上饒、撫州等地,最終又返回湖州。于貞元未年(公元804年)陸羽走完了他皓首窮茶之路,悄然逝去,葬于浙江湖州市郊區東南約三十公里處的杼山。

4. 重走茶葉之路

今天,我和紹興晚報小記者,還有老師一起去下王鎮采茶葉。

這天天氣格外晴朗,我們精神抖擻地踏上了“采茶之路”,去找尋第一次上山采茶的感覺。我們來到下王鎮中心小學,那兒的校長跟我們講完了怎樣采茶葉后,我們就歡呼雀躍地來到了茶山上。到了茶山,我們都沉浸在了茶海之中。這里的茶真綠呀,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里的茶真香呀,一陣微風吹來,香味直撲你的鼻中;這里的茶真嫩呀,嫩得好像要冒出水來。采茶對于每個同學來說,既新鮮又有趣。那些茶葉兒冒出又長又尖的嫩芽兒,我找了一行茶葉,那兒的茶葉又嫩又多,我們興致勃勃地起勁地采著茶葉,好像擔心別人會把我的茶葉搶去似的。摘呀摘,既顧不得和同學們嬉戲打鬧開玩笑,也顧不得抬頭四處張望看風景。不一會兒,我的袋子里就已經有許多小嫩茶了。炎炎烈日下,同學們個個揮汗如雨,真是:采茶日當午,汗滴茶下土。誰知杯中茶,粒粒皆辛苦呀!我想:爸爸媽媽品嘗到我親手摘的香茶,他們一定會覺得那滋味特別香醇,特別甜美吧!

5. 《茶之路》讀書筆記

萬里茶路的終點是恰克圖。

萬里茶道是是古代中國、蒙古、俄國之間以茶葉為大宗商品的長距離貿易線路,是繼絲綢之路衰落之后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

“茶葉之路”是一條縱貫南北水陸交替的商業運輸線路。起點在福建崇安(現武夷山市),途經江西、湖北、河南、山西、直隸(河北)、內蒙古,終點是烏里雅蘇臺(現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恰克圖。全程約九千二百余里(四千六百公里),亦稱“萬里茶路”。

6. 茶之路讀后感

秋季的午后,天氣暖尤輕。最喜一個人,靜享一盞茶的時光。找張藤椅,拿本書,倒一杯茶,坐在樹下,任留靈動盎然的悠悠時光從我身邊流走。

陽光正好,微風輕拂,走一段如茶的人生之路:清澈、干凈、優雅、單純地活著。

一笛一書一場雪,一桌一案一盞茶,人生莫辜負!

7. 茶之路pdf

“萬里茶路”,這是充滿傳奇而多彩的茶路,但是,這不是武夷茶路的唯一。作為福建茶出省主要通道有水陸三條:

一是下梅為起點的陸地“常氏茶路”,即到東歐的“萬里茶路”;

二是以福州、泉州、廈門為港岸出口的“海上茶路”,即到東南亞、西歐等國的“海上絲綢之路”, 三是從閩北浦城“漁梁驛站”過仙霞關的“驛茶之路”,即貫通中原的“吳越商路”。

8. 茶之路 豆瓣

三沙灣,位于閩東南部,為中國1.84萬公里黃金海岸線的中點,是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

  三都澳歷史上就是中國繁華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清政府于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正式開放三都澳,成為對外貿易港口。1899年5月,三都澳設立福海關,是繼漳州海關、閩海關、廈海關之后設立的福建省第四個海關。三都澳的開發對福安茶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福安茶的貿易之路。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荷蘭商人在爪哇、萬丹購到由廈門運去的中國茶。荷蘭人首先把茶介紹到歐洲。英國及歐洲各國的“茶”字均由廈門te音演變而來。1644年英國著名茶商托馬斯·卡洛韋在《茶葉的種植,質量和品質》一書記載:“英國的茶葉,起初是東印度公司從廈門引進的?!?683年清政府開海禁,廈門設海關成為茶葉出口貿易的港口,被稱為海上“絲茶之路”。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茶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進一步擴大,以南洋諸國為中介地通往地中海和歐、非各國的海上“茶葉之路”和經西伯利亞通往歐亞大陸腹地的陸上“茶葉商路”發展繁榮起來,出現了海上和陸地的“茶葉之路”。

  當時中國“茶葉之路”大體可分為四條陸路和三條海路。其中一條海路是由閩粵一帶運往南洋諸國。進而轉入地中海和歐、非諸國。

  福安茶在近現代就已名滿全球。早在明末清初,福安茶葉就融入“海上絲茶之路”和“陸上絲茶之路”大聯通,可謂“四海共飄茶葉香,五洲同賞福安茶”。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5月8日,清政府在三都澳成立“福海關”,以此開辟了閩東海上茶葉之路。環三都澳的閩東諸縣,自古就是茶區,名茶輩出。尤其是閩紅“三大工夫”之首的“坦洋工夫”茶,19世紀末經在福安的傳教士的傳播,美名傳揚于海外,在世界名牌中占有一席之地。早在1915年 “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上,“坦洋工夫”紅茶與貴州“茅臺酒”一起獲得金獎,從而奠定了世界名茶的地位。因此,清政府為了擴充財源在三都澳開埠。此后英、美、意、俄、日、荷蘭、瑞典、葡萄牙等13個國家的21個公司都在三都島設立子公司或商行,三都澳成了中國東南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據有關資料統計,1900年至1917年,三都澳年平均出口茶葉量為11.56萬擔,均占福建省年出口總量20萬擔的50%以上,占世界茶貿易量1.73%,這是一組令人驚訝的數字。三都澳成為福建乃至中國近代茶葉出口重要港口,被稱為近代中國東南“海上茶葉之路”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无码骚屄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