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飲茶皇后凱瑟琳
英國
茶是英國人普遍喜愛的飲料,80%的英國人每天飲茶,茶葉消費量約占各種飲料總消費量的一半。英國本土不產茶,而茶的人均消費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進口量長期遙居世界第一。
英國飲茶,始于17世紀中期,1662年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與英國查爾斯二世,飲茶風尚帶入皇家。凱瑟琳公主視茶為健美飲料,嗜茶、崇茶而被人稱為'飲茶皇后',由于她的倡導和推動,使飲茶之風在朝廷盛行起來,繼而又擴展到王公貴族和貴豪世家及至普通百姓。英國人好飲紅茶,特別崇尚湯濃味醇的牛奶紅茶和檸檬紅茶,伴隨而來的還出現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娘、茶座、茶會以及飲茶舞會等。目前,英國人喝茶,多數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進行。倘有客人進門通常也只有在這時間段內才有用茶敬客之舉。他們特別注重午后飲茶,其源始于18世紀中期。
2. 凱瑟琳公主與茶
茶圣·陸羽
“茶圣”陸羽是唐代當之無愧的茶人魁首,亦是我國飲茶史上品茶第一人!
陸羽一生愛茶,亦精通茶道,因創作了世界第一部茶葉著作《茶經》而聞名于世。
一部《茶經》既寫出了茶的靈魂,亦開啟了中華茶文化的歷史新篇章。
陸羽的偉大之處,在《茶經》得到了充分地體現,他創造了一套茶學、茶藝的思想,將飲茶提升到了一種文化的境界,從而讓飲茶走入了尋常百姓家。這正是后代奉陸羽為“茶圣”的主要緣由之一。
別茶人·白居易
中國的文人墨客對茶都情有獨鐘,韻味無窮的茶,同時也蘊含著智慧和文思。
說起“別茶人”白居易,便不得不提起他為答謝好友而寫的一首詩《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緣我是別茶人?!痹娭姓f到他在收到友人寄來的茶葉后,便迫不及待開始煮茶,同時也提到了,他是善于鑒茶識水的“別茶人”,因此友人才會以茶相贈,聊表心意。
白居易為茶所寫的詩作還有許多,如《何處堪避暑》、《琴茶》、《食后》等詩篇中都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茶的喜愛,可謂不折不扣的“別茶人”。
白居易不僅飲茶,而且還親自種茶,享受回歸自然的閑適?!妒澈蟆分?,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茶”,便寫出了白居易持坦然之心,以茶為友,徜徉于茶詩之間的晚年生活。
茶皇·乾隆
清代乾隆皇帝,他雅愛香茗,幾乎品盡天下名茶,寫下了不少詠茶詩詞。
其不僅對泡茶的水質和茶具都細致研究,更首次提出“咀嚼四顧甘”的品茗方法,細啜慢飲品味茶的清香甘甜,堪稱歷代帝王中愛茶第一人。
乾隆皇帝愛茶,更懂得“以茶治國”。他品茶論道,用茶溝通,憑茶馭人,將茶之道中博大精深的哲理融匯到治國之道,首創“三清茶”,用梅花佛手、松仁入茶,惠送群臣,警示為臣應清如茶水,廉明公正。
3. 凱瑟琳公主與紅茶
傳說一:1793年,英國女王的使臣馬戛爾尼對中國進行過一次不成功的訪問,乾隆皇帝拒絕了英國提出的通商要求,但英國使團還是利用在中國內地游歷的機會,暗地里將采集到的中國名貴茶樹種帶去印度。
傳說二:相傳海權擴張時代,西方各國在東方爭奪殖民地,戰事不斷,從歐洲遠赴中國取得茶葉愈來愈困難。1823年,一位來自蘇格蘭的企業家與冒險家,羅伯特魯斯在印度的阿薩姆地區發現了野生的茶樹,英國的紅茶歷史從此展開。
還有一種野史傳說,說來好笑。說英國人本不知道紅茶,因為英國本土不產茶,要從海外長途運輸茶葉,供英國人飲用,但海路遙遙,運輸茶葉船往往在要海上飄泊半年方才到達英國。海運中大海的濕潤早把茶葉捂得發酵變質,葉色由綠變紅變黑,喝著這種茶,英國人卻以為這是茶本來的美味,為了壓住那不太美妙的怪味,英國人就加奶、糖及檸檬。這種喝茶的方法延續至今,英國人就只喜好喝發酵過的紅茶了。
4. 凱瑟琳王后 茶葉
1662年,當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用幾箱來自中國的紅茶作為嫁妝。在婚禮的宴會上,賓客們驚奇得知,凱瑟琳頻舉起的高腳杯中盛的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種從未聽說過的來自古老中國的神秘飲料,它的名字叫做紅茶。從此,這位酷愛中國紅茶的凱瑟琳公主,被王公貴族們稱為“紅茶皇后”,而喝紅茶也逐漸融入英國社會并成為一種高貴時尚的象征。
愛喝紅茶的女皇
英國人熱愛紅茶舉世聞名,形成這一風氣,源起于17世紀的英國王后凱瑟琳·布拉甘薩。
1662年5月13日,14艘英國軍艦駛入樸茨茅斯海港,領航的“皇家查爾斯號”上面有一位尊貴的乘客——葡萄牙國王胡安四世的女兒凱瑟琳·布拉甘薩,她是前來英國與她的未婚夫查理二世完婚的。在她隨船攜帶的嫁妝里,其中包括一箱子的茶葉——因為凱瑟琳酷愛飲茶。
在此之前,雖然中國紅茶已經傳到了歐洲,但是并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英國人對茶葉的接受過程非常緩慢。在17世紀50年代前,并沒有任何英國人使用茶的記載。著名的作家、政治家、海軍大臣塞繆爾·佩皮斯于1660年9月25日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我讓人買回了一杯我以前從未飲用過的茶(一種中國飲料)?!币姸嘧R廣的佩皮斯以前居然從沒有喝過茶,這說明1660年之前茶葉在英國仍然是一種罕見的東西。
直到那位把中國紅茶作為嫁妝的凱瑟琳·布拉甘扎的出現。據說,在查理二世與凱瑟琳的婚禮上,許多王公貴族舉起酒杯向美麗的王后祝賀,但王后均以微笑謝絕,只管舉起她那盛滿紅色汁液的高腳杯與人碰杯。這杯中所盛何物,人們費盡猜疑。她那神秘莫測的舉動,引起參加婚禮的法國王后的極大好奇,便伺機靠近凱瑟琳,也想嘗一下這“瓊漿玉液”,機敏的英國王后早有察覺,未等對方開口便舉杯一飲而盡。法國王后頓生妒意,婚宴結束后便令侍衛潛入王宮,定要弄個明白。侍衛官發現英國王后飲用的是中國紅茶,便偷出少許獻給王后,不料出門時被發覺,由此引發出當時震驚英倫的“紅茶盜竊案”。
姑且不論這個傳說是否真實,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紅茶”這一新鮮事物在當時引發的時尚狂潮?;楹?,凱瑟琳經常舉行茶會,從前英國宮廷男女從早到晚都喝著淡啤酒、葡萄酒或蒸餾酒,酒精容易致人發胖并容易滋生事端,而現在愛好飲茶的凱瑟琳王后常?!霸谛⌒〉谋朽ú琛?,她身材苗條眼睛明亮,儀態萬方舉止優雅。無怪乎,在愛好茶飲的凱瑟琳的影響下,東方的茶漸漸取代了以前的酒精,變成了宮廷時尚。隨后飲茶的習慣又從宮廷傳播到了時髦的上流社會,最初只有富人享用得起,到了后來才成為中產階級的飲品。在凱瑟琳成為王后的第二年,英國浪漫詩人埃德蒙·沃勒為她寫了一首詩:“維納斯的香桃木和太陽神的月桂樹,都無法與女王贊頌的茶葉媲美;我們由衷感謝那個勇敢的民族,因為它給了我們一位尊貴的王后,和一種美妙的仙草,并為我們指出了通向繁榮的道路?!笨梢?,凱瑟琳帶來的中國紅茶是多么受人歡迎。
中國紅茶如此被人推崇,并非偶然。新航路已經開辟,對新世界的探索方興未艾,通過中國紅茶、絲綢、瓷器這些東西,歐洲的上流社會開始認識古老神秘的東方。喝茶體現了一種高貴的異國情調,這進一步激發了歐洲對于遙遠東方的向往,歐洲的野心家們想要叩開東方古國的大門,掠奪這些在他們看來昂貴的、奢侈的財富。當然,這不是茶之過,而是人性的貪婪。中國紅茶本身包涵的文化底蘊和對健康的用處,在今天,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喜愛。
5. 英國飲茶皇后
葡萄牙布拉崗扎·凱瑟琳公主嫁給英國查理二世,嫁妝中就帶了大量的優質茶葉(已經有了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公主也因為把飲茶的習慣帶給了英國的民眾,深受百姓愛戴,她被民眾親切稱為飲茶皇后。
茶葉在當時歐洲的藥界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一部分認為茶葉可以治療百病,另一部分則認為茶葉是一種毒藥,有害身體健康。但無論怎樣,茶真的風靡了歐洲市場,因為市場需求極大,葡萄牙和其他歐洲國家不斷把茶運到歐洲
6. 紅茶皇后 凱瑟琳
英國人愛喝茶是世界聞名的。然而茶的故鄉并不在英國,而在中國,中國是種茶、制茶和飲茶最早的國家,英國最早的茶原是300年前從中國運過去的。據說,英語中tea的發音原是中國南方某地方言對茶的叫法。在17世紀以前,英國人還不知道茶為何物。據說茶是由英王查理二世(1630~1685年)的王后凱瑟琳帶到英國的。凱瑟琳出生于葡萄牙。她出嫁時從東印度公司購買了中國紅茶100千克,把它帶到英國王宮,她把喝茶當做一種宮廷樂趣。不久,英國朝廷大臣、貴族、社會名流紛紛效仿,天長日久,喝茶的風氣逐漸遍及全英國。
到今天,飲茶不僅是英國人所喜愛的消遣方式,茶葉更是一項重要的生意,英國擁有許多茶葉公司。茶是英國最流行的飲料,將近一半的英國人喜歡飲茶。人們普遍認為茶能醫治百病,有的人竟到了飯可以不吃,茶不可不喝的地步。
英國人喝茶比較定時,不像中國人那樣隨時隨地都可以喝茶。英國人習慣于三餐兩茶。每天,人們工作、學習一段時間后,需要停下來休息一刻鐘左右,喝杯茶,吃點東西,這段時間叫茶休。茶休一般為一天兩次,即上午茶和下午茶。上午茶一般在10點半左右,下午茶一般在下午四五點鐘時。
茶休在英國是“雷打不動”的休息時間,這在別的西方國家是沒有的。在英國,人們主要喝奶茶,沖茶時,先在茶里放少許牛奶,再放熱開水。有的英國人還喜歡在奶茶中加點兒糖;有些人則喜歡在清茶里加些檸檬汁,但不能同時在茶里又加奶又加檸檬汁。
7. 凱瑟琳公主為推動紅茶發揮了什么作用
紅茶起源于中國明朝時期。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于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里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早期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并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英國人摯愛紅茶,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并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茶葉。英國喝紅茶比喝綠茶多,且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均與上述歷史事件有關。因為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于紅茶類的半發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且很快成為西歐茶的主流。
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 tea''(直譯為黑茶)。后來茶學家根據茶的制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后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于''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 tea''卻一直沿襲下來,用以指代''紅茶
8. 飲茶皇后凱瑟琳公主
在中國,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后,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彌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而喝茶時間一天都有,端看個人喜好。
英國人從1660年代開始進口茶葉,當時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布拉甘薩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她把喝茶的愛好帶進英國宮廷。英國人開始從荷蘭進口茶葉,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首次直接從中國廈門進口茶葉運回倫敦。到1750年代,茶葉已經變成英國人的全民飲料。而他們大多數都是喝的下午茶。
9. 一杯茶凱瑟琳
英國不是茶葉消費量全球第一,目前中國式茶葉消費量全球第一的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消費國,在茶葉全球版圖中,中國占據著絕對第一的地位。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茶葉種植面積為305.9萬公頃,占全球茶葉種植面積的62.6%,其次是印度,茶葉種植面積為59.0萬公頃,占12.1%。
2017年世界茶葉種植面積比上一年增加了17萬公頃,而2017年中國茶葉種植面積比上一年增長了15.6萬公頃,可以說,世界茶葉種植面積增長部分的91.8%來源于中國。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茶葉消費國。2017年,世界茶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是中國,達212.4萬噸,居第二位的是印度,為105.9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該報告顯示,印度人均茶葉消費量幾乎停滯在750克/年。年輕人飲茶量減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印度17-24歲的年齡組中,50%的年輕人(約2.5億人)每天飲茶不到一杯,未來十年,印度總人口的65%將低于35歲,因此,印度茶葉局和印度商務部向大學里推廣新式茶葉沖泡方法——即冷飲調味茶,以此在年輕人當中推廣茶葉。
事實上,不只是在印度市場,中國茶企如何迎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也成為新課題。新式茶飲是迎合年輕消費者的手段之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擁有新式茶飲店達15萬家,并且呈上升的發展態勢。
對于年輕化的消費趨勢,小罐茶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該公司也在考慮如何推出更年輕態的產品線,比如方便茶、彩罐系列等,以滿足年輕人的飲茶需求。據了解,小罐茶目前線上消費者的年齡構成為18歲到35歲,比傳統行業的消費者平均年輕10歲,該品牌的定位就是要用創新思維打造現代中國茶品牌。
傳統茶葉品牌也在尋找突破口。記者從吳裕泰方面了解到,從2019年開始吳裕泰將會陸續推廣有機茶專柜的覆蓋規模,新設專柜會達到200多家,包括鐵觀音,紅茶,白茶三個品類。吳裕泰方面稱,從該公司的整體銷售趨勢來看,有機茶葉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也是為了迎合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報告也提到,有機茶的推廣也將成為未來趨勢。不過,當前由于各國的有機茶執行標準的不同,因此出現了產茶國與消費國不同版本的有機茶標準,增加了茶葉生產國的認證成本,這需要世界各國在有機茶標準方面達成共識,形成統一的全球標準,在對外貿易中,有機茶標準要得到各國之間的互認。
10. 凱瑟琳與茶
“自由間接引語”是處于“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之間的一種話語敘述方式。它是一種以復雜的方式轉述別人語言——人物語言或思想的,它既具有“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某些特點,又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它主要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多用來描述人物的內心活動,讓人物的精神世界,特別是埋藏在內心的細微活動如實地展現出來?!白杂砷g接引語”在人稱和時態上與間接引語是一致的,它們的區別是間接引語在轉述他人思想和內心活動時帶有一種冷靜旁觀的姿態,并不介入到文本的敘述當中。而自由間接引語的敘述內容則不僅使得人物的主體意識得以展現,而且敘述者本人對事情的態度也通過這種自由間接引語的表達方式同時呈現出來。這樣就使得整個表達具有了語義的雙重壓力,使文本獲得了無限的豐富性。例如:在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的短篇小說《一杯茶》中: “Yes,shelikeditverymuch.Shelovedit;itwasagreatduck.Shemusthaveit.”(是的,她非常喜歡它,真的很喜歡,它太可愛了。她一定要把她買下來。) 這是自由間接引語的表達方式,如果我們換成間接引語是這樣的: “Shethoughtthatshelikeditverymuchsinceitwassogood,andshedecidedtohaveit.”(她想,她很喜歡它,它太好了,她決定把它買下來?! Ρ葍删洳煌谋磉_效果,我們會發現,間接引語是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觀陳述,而用自由間接引語就會既表達清楚人物的心理意識又呈現出敘述者本人的感情色彩。在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羅斯瑪麗是作者要嘲諷的對象,所以,他用這種自由間接引語的敘述方式,很巧妙而不動聲色的就給瑪麗以尖銳的諷刺?! ≡谂灾髁x敘事學理論興起之前,這種話語表達方式被批評家們所關注的是它所帶來的美學意義上的修辭效果。直到女性主義敘事學家蘇珊·S·蘭瑟才把自由間接引語的話語方式與意識形態相結合,關注敘述的性別化。指出,自由間接引語包容了“作者權威和女性氣質,堅持己見與禮貌得體,激憤郁怒與彬彬有禮之間的矛盾”。
11. 葡萄牙凱瑟琳公主飲茶
1、被稱為茶圣的唐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陸羽
2、來自日本的“茶祖”榮西禪師
3、歐洲茶葉傳播者,來自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
4、飲茶皇后,也是葡萄牙人,凱瑟琳公主
5、來自英國的茶葉大盜,羅伯特福瓊
6、中國近代茶業復興的先行者,池秉德
7、來自英國的茶葉工業化進程推進者,托馬斯沙利文
8、來自中國浙江的當代茶圣,吳覺農
9、來自英國的威廉烏克斯著有現代茶葉巨著《茶葉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