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個品牌的干倉陳皮比較正宗?
推薦你個干倉陳皮品牌吧,是茶坑梁這個品牌。他們家的產品十分正宗,在核心產區有自己的茶枝柑基地、無論是原材料品質、陳化技藝、陳皮倉儲都處于行業領先, 干倉的老陳皮具有新會陳皮特有香氣四溢,陳年的皮香味兒正宗,沁人心脾,口感醇厚,配茶和單獨泡水都好喝。
茶坑梁的口碑就很不錯的,尤其是在新會本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屬于新會干倉陳皮一線品牌,很多懂皮的內行人都推薦的牌子,就是價格有點貴。
二、怎樣的陳皮才算是好陳皮?
“陳皮之都”的新會人來回答一下。
好的“陳皮”需要符合幾個基本的要素:地、色、香、味、。
首先認產地。我國的陳皮有很多種類,有川皮、閩皮、潮皮、浙皮等等陳皮,而最為知名的陳皮,要說“廣東陳皮”中的“新會陳皮”。新會陳皮也是其中少數“只取皮,不吃肉”的品種,自宋元以來,新會柑所制作的陳皮的,就被廣為傳頌。因此,明確新會陳皮的道地材料屬性,非常重要!
其次是觀顏色。以“陳皮”的標準來看,需要陳化三年以上者,才可以叫做陳皮。而陳皮的顏色,隨著陳化年份的加長,顏色也會慢慢加深。也有不少商家看準了陳皮這個屬性,用泡水染色等方法對陳皮的年份進行了造假。而正宗無造假的陳皮,一般是表皮呈現深褐色,內囊天然脫落,形狀自然卷縮等等,如果是內囊發黑,舒張的,大多為假皮。
(上圖為內囊深色而沒有層次開裂的假皮)
再次是聞香氣。正宗的新會陳皮有“復合型”的香味,無論放置5年還是10年,都有明顯的果香+陳香味,而其他陳皮,就只有單一的“藥味”。但無論是藥味還是香味,都不會有發霉的味道,因此,一旦有發霉的、如東西放久了的不好的味道,就不要食用!
(天然生曬的新會陳皮外皮為褐色且紋路清晰,內囊層次分明,自然開裂,整體形狀為自然的卷縮狀態)
最后是嘗味道。以陳皮來煮水,是最容易辨別陳皮是否正宗的標準。正宗的新會陳皮,煮水后湯色是琥珀色,而假冒染色的皮,大多為深褐色如紅茶或者普洱顏色,而且入口沒有回甘。因此,如果你的陳皮煮水后,除了果皮的味道外沒有其他香味,入口沒有回甘而有苦味,那就是大概率的假皮!
謝謝邀請
陳皮的話以廣東所產為佳,稱“廣陳皮”,而“廣陳皮”又以江門新會的陳皮為上品。陳皮陳皮當然是越陳越好,也就是時間放的越長越好,效果也就越好。那怎樣挑選一塊好的陳皮呢?
1 看顏色 年份段的陳皮內皮多為雪白色和黃白色,外皮的為鮮紅色和暗紅色,年份高的陳皮就不一樣了,年份高的內皮為古紅色或棕紅,外皮為棕褐色或黑色,好的陳皮色澤是比較鮮亮的,顏色是一種黃褐色稍微發黃,如果顏色過于黃或者過于鮮艷的陳皮就不怎么好。
2 聞味道 一般陳皮具有三種氣味陳、香、醇。如果是存放3~8年的陳皮聞下去是帶刺鼻的香氣,并且帶果酸味,甜中帶酸;9至20年的陳皮氣味聞下去清香撲鼻,醒神怡人,沒有果酸味;而20至40年的陳皮聞下去是純香味,甘香醇厚;50年以上的陳皮更是彌足珍貴。
3 嘗味道 年份較短的陳皮口味苦、酸、澀,而如果年份較高的陳皮口味則是甘、醇、陳。優質陳皮的特點:1、必須要正宗廣東產地,精選新會柑皮制成。2、陳皮越陳越香,一般2-3年的陳皮是最好的。3、橘香最為明顯的最佳。
4 摸軟硬 年份越短的陳皮皮身就越軟,因為短年份的陳皮仍含有大量果糖和水分,所以易受潮軟身。而年份越長的陳皮,皮身的手感就越硬,容易碎裂。好的陳皮表面干燥清脆,用手一折容易折斷,表面非常的干燥沒有任何水分。
三、如何辨別新會陳皮?
新會人來回答一下。
所以“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很多網上淘寶賣家說的“看皮色辨真假”就是明知道自己是假貨還設定符合假貨標準來讓你判斷!畢竟陳皮最容易造舊的地方,就是皮色!
在我們陳皮老手看來,新會陳皮的防偽關鍵不止“顏色”,還有很多特征可以參考。
其實啊,單單從照片上看讀者們給老李發的這些陳皮,但從皮的顏色上看,也不是全都是假的。但需要全面鑒別,就是需要很多特點來協助。
看顏色首先,要排除的一個誤區就是過去老李一直說“顏色跟年份,真不是成正比的”。因為很多人在網上被坑買的假皮,都是被一種“顏色深”的套路所誘導而購買。例如下圖。
8年新會陳皮
5年新會陳皮
上面兩個皮,一個是8年一個是5年,而5年的顏色就明顯比8年深!什么導致這樣結果?首先跟存放的條件和環境有60%的關系。
5年皮是我們說的“麻袋皮”,就是用麻袋陳化,因為麻袋的濕度和溫度比其他容器都更容易加速陳皮的陳化(“新會陳皮”要不要密封存放?如何存放更容易陳化?有詳細介紹),而8年皮是干倉皮,用紙箱存放的,所以皮的顏色不一樣。但從喝的角度看,8年皮的香氣和口感都比5年深色皮醇厚很多!因此不能單說顏色深就是老皮!所以看顏色深淺來辨別,在一定程度上已沒有意義。
宣稱是10年的“染色造假皮”,顏色夠深了吧?
二、陳皮內囊(80%辨認度)作為老手看皮,從陳皮的內囊基本可以判斷80%是否是“造舊皮”,因為自然生曬和陳化的新會陳皮,內囊呈一個“浮松感”,因為時間會讓內囊脫落,跟我們年久失修的墻體一樣道理,隨著年份增加內囊慢慢脫落,陳化顏色是十分自然??梢娤聢D老李家的皮。
6年的新會皮內囊
相反,如果陳皮的內囊顏色特別深或顏色深淺明顯,而且緊密光滑(濕水后再烘干,囊成了塊狀),也有可能是染色陳皮。這種做法,也是屬于“年份造假”慣用伎倆。
年份造舊的皮,可以參考下圖陳皮的平滑結實的“內囊”:
某品牌的十年陳皮,造假造舊痕跡太明顯!
三、出湯茶色(50%辨認度)三年以上的新會陳皮,用水泡煮陳皮幾分鐘過后,茶色會有由淺變淡,然后慢慢的琥珀色才會出來,而且茶色通透自然。
相反,如果用水沖泡馬上茶色就出來的,或者沖泡幾次茶色就馬上變淡的,則極有可能是“染色”陳皮。目前染色的主要是方法就是泡熟普洱或者紅茶,然后快速烘干,就可以實現陳皮上色的工序!
造假造舊的皮,湯色跟普洱茶和紅茶很接近
四、陳皮口感(100%)新會陳皮具備是年份越久越陳越香的特征,甚至不用泡水直接入口的口感都是甘香醇滑,含在嘴巴里香氣也會慢慢填滿嘴巴,香味悠長!新會陳皮,天然生曬3年以上的,一定是十分耐泡,沖二十泡以上仍甘香味。
正宗天然生曬的新會陳皮
如果聞著有陳皮香味,但入口苦澀,而且幾泡過后,陳皮味變淡的,則有可能是外地陳皮。
另外,3年以上自然陳化的新會陳皮,是一定沒有苦味的,這也是新會道地產的皮和外地皮一個十分重要的標志(新會水土決定了新會柑不會制造出苦的新會陳皮)!所以,如果你吃到的新會陳皮有橘子果皮那種苦味,那它幾乎可以100%肯定是“非新會陳皮”了!
如何辨別道地的新會陳皮,是一門學問。即使同一年份的陳皮,在陳化技藝、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效果也存在差異。古有中醫“四診法”,現有陳皮“四斷法”:“一看”、“二聞”、“三摸”、“四吃”。
一看:
『顏色』
新會陳皮:年份短的陳皮內表面呈雪白色或黃白色,外表面呈豬須紋,顏色呈鮮紅色或暗紅色;高年份的陳皮內囊風化自然剝落,內外表面豬須紋明顯,呈棕褐色甚至黑色。但無論多陳,都干凈鮮明,紋理清楚,有光澤。
外地陳皮:不同產地的陳皮顏色不統一,青色、黃色、紅色不等,顏色或深或淺,內囊光滑無脫落感,皺紋不勻。
『皮形』
新會陳皮:基部相連,規則三瓣狀,片張反卷。經過數十年的陳化后,陳皮的形狀若仍為三瓣完整無缺,為之極品。
外地陳皮:片狀多不規則,零碎型者居多。
『油室』
新會陳皮:表面有無數大小均勻且凹入的油點,鄒縮十分明顯,即陳皮術語中的“油室”。油室完整度越高,陳皮所含橙皮甙等活性物質就越高,藥用養生功效就越好。
『茶色』
新會陳皮:年份短的陳皮茶色呈青黃色(甚至青色)。高年份的陳皮茶色呈黃紅色(甚至紅色),茶色金黃通透。
外地陳皮:用不同成熟程度的陳皮泡茶,茶湯的顏色也不相同。
二聞:『氣味』
新會陳皮:揮發油種類多,香氣獨特、不單一,是復合型的香氣。3—8年陳皮,刺鼻的果香味;9—20年的陳皮清香撲鼻,沒有糖酸味;20—40年的陳皮陳香醇厚;50年以上的陳皮更是彌足珍貴,隨手拈起一片,聞氣味,有藥香、老藥材的味道,歷經歲月,陳香醇舊。
外地陳皮:揮發油種類少,香氣微弱、單一,或甜,或酸,或苦,或澀,其香氣隨陳化年份長短發生的變化不大。
三摸:『質地』
新會陳皮:陳久者輕、硬。霉雨天時用手去感觸陳皮,年份越短皮身就越軟,而年份越長的陳皮,皮身的手感就越硬,容易碎裂。
外地陳皮:皮硬,容易折斷、碎裂。
『表皮』
新會陳皮:用指甲刮一刮表皮,刮過的地方有油光,年份短的陳皮油光稍多,年份長的陳皮油光略少。
外地陳皮:此特征不明顯。
四吃:『味道』
新會陳皮:年份短的陳皮口味苦、酸、澀,而年份高的陳皮口味甘、香、醇、陳。外地陳皮:不隨年份增長而改變,大部分的味道都是單一的,或苦,或酸,或澀不等。
大家學會了陳皮的“四斷法”了嗎?以后在購買陳皮的時候,都可以嘗試我們的陳皮“四斷法”進行鑒別。當然,想要購買到優質新會陳皮,還需認準有“國家地理標志”標識的、老字號、信譽好的陳皮企業購買新會陳皮,其產品品質更有保證。新會陳皮在陳化過程中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如:天氣、溫度、濕度、擺放環境,貯存容器、陳化技藝等,因此即使是同一年份的陳皮,受上述因素影響,陳化出來的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