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洋炒茶的功效
1、鳳凰單叢
鳳凰單叢茶,每樅茶樹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花香果味,是潮汕特區的特色茶葉,也是潮汕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喝的茶葉。鳳凰單叢茶,屬烏龍茶類極品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其品質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滯去膩、減肥美容、防癌癥、抗衰老、降血脂等功效。
2、鳳凰水仙
鳳凰水仙茶也屬于烏龍茶,原產于廣東省潮安縣鳳凰山區,相傳在南宋時期已有栽培。鳳凰水仙成茶的香氣特高,滋味濃郁甘醇,湯色金黃;制紅茶,香氣高,湯色紅艷,呈“冷后渾”。鳳凰單樅是在鳳凰水仙種的群體種中選育出優異單株,根據各個單株形態或品百味的不同特點,自成品系(株系),進行單株采收、單株制作,故稱單樅,因度其是眾多優異單株,故總稱鳳凰單樅。
3、羅坑茶
羅坑茶歷史悠久,茶文化源遠流長,是廣東最早的熟茶,由瑤民生產。茶湯紅濃明亮,濃而不澀,郁而不膩,余味回甘。茶葉為條形,外觀色澤紅褐,帶煙火味陳香,泡飲后存放2~3天也不會產生異味或餿酸味。據當地茶農介紹,天氣好時做出來的茶葉,還有特殊的蜜香、蘭花香味。茶放涼之后比剛剛沖泡出來的熱茶味道更香濃。因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當地世代種茶的瑤胞,感冒發燒時拿茶葉加鹽泡水洗澡來療愈。
4、揭陽炒茶
在潮汕地區,揭陽炒茶是一種流行于揭陽的土茶,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炒青綠茶,主要產自揭東、揭西兩縣(區),又稱“炒仔茶”。最出名的揭陽炒茶有揭東縣的坪上炒茶、五房炒茶、大洋炒茶,聲名已經漂洋過海;揭西炒茶雖然影響略小,但大溪炒茶、錢坑炒茶、京溪園炒茶、五經富炒茶也不錯。揭陽炒茶適合胃寒人群飲用,沖泡時茶水綠中帶黃,茶香撲鼻,入口時香氣飽滿持久,回味則醇甘綿長,飲之能生津止渴,清膩消滯;同時還具有綠茶抗癌、防輻射、防衰老、降脂與護齒等保健作用。
2. 大洋炒茶對身體有益嗎
大洋炒茶屬于綠茶,大洋炒茶屬于綠茶中較少見的種類——“炒仔茶”,清光緒《揭陽縣續》記載說:“茶山中土茶味微苦”,說的即是“炒仔茶”。
以制作工藝而論,“炒仔茶”屬于不發酵的炒青綠茶,因為用炒青的方式制作的,故而稱之為炒茶。大洋炒茶性溫偏熱,味甘,養胃提神,久藏的“老炒茶”更具消痰化淤之功,一直以來,大洋綠茶均是深受海內外潮人茶客歡迎的茶產品之一。
3. 大洋炒茶的功效與禁忌
大洋炒茶是好喝的。
茶葉色澤綠潤,滋味濃郁,湯色金黃,香高,沖泡時茶香撲鼻,入口甘醇,落喉時醇甘綿長,這是大洋炒茶給予茶客的感受,加上價位較低,喜愛的人越來越多。經年儲藏的“老炒茶”,不失濃郁,回味更加醇厚持久,頗似優等普洱茶,醇厚柔滑。
4. 大洋炒茶的功效和作用
揭陽的小吃主要有以下幾種:
揭西擂茶: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分為“凈茶”、“菜茶”、“飯茶”、“米骨茶”和“烳米茶”等,春節期間,有配于小吃“米呈”的“米呈茶”,還有正月初七的“七樣菜茶”和正月十五元霄節的“十五樣菜茶”。潮汕工夫茶,歷史悠久,最具地方特色,更是發端于明代中晚期。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后,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為午餐。中午時候,客人來訪,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揭西擂茶既可作主食品,又可作飲品,還可作藥飲。
蠔烙:蠔烙是揭陽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它以海產品“蠔”(即牡蠣)為主要原料,加上適量的生粉和黃花,加水拌勻,然后用慢為煎烙而成。它既可作小吃,也可入宴席,如果有機會去揭陽一定要去夜市吃一吃這個蠔烙。
乒乓粿:也稱檳醅粿,是揭陽的傳統小吃。由于潮汕話發音上的相近,潮汕民眾大致稱為“乒乓粿”。作為相傳南宋末年,戰亂四起,民不聊生,揭陽從民為抵御饑餓,用鼠曲草混合糯米碾成糯粉,制成粿品充饑。后來,人們又用這種粉搟成皮,用爆米粉做餡,制成了獨具風味的檳醅粿。1997年,被認定為全國首批“中華名小吃”。
粿條:潮州人將用米碾成粉末后做成的食品稱為粿,粿條就是其中的一種。粿條可以有許多吃法,或炒、或湯,伴以各種配料,口味可以因人而異。其中揭陽粿條,桐坑粿條(桐杭是揭東縣的一個小村),還有汕頭牛肉粿是廣東地區聞名的美食。
其他:坪上炒茶、大洋炒茶、侶云寺連理秋楓、奎地烏葉荔枝、鄒堂青皮梨、華清竹筍、埔田筍粿、獅頭油甘、潮州柑、竹蔗、高埔育梅、惠來菠蘿、橄欖、永華茗茶、潮州工夫茶、揭陽乒乓粿、揭陽醬油、新亨菜脯、新亨糖蔥、咸菜、炮臺南糖、棉湖瓜丁、河婆細粄、坪上青梅、五經富姜糖、線面、油炸豆干、豆醬、榕湖牌味精、紅心胳皮蕉、珍珠糯米團、紅燜豬腳、靖海鮑魚。
揭陽,別稱“榕城”,廣東省省轄市,地處廣東省東部,榕江從市區穿梭而過,東鄰汕頭市、潮州市,西接汕尾市,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市。享有地方立法權。
潮汕最出名的就是工夫茶,功夫茶重在品味鑒賞,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沖法、品味的茶經:選茶,潮人最喜烏龍茶等。選水,以山泉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炭火,潮人最喜用“絞只條”炭,此炭無煙,具有炭香氣味,以此炭燒水,火勢均勻。茶具則有茶壺、茶杯、茶鍋、茶洗、茶碟等12件。泡茶之前,選用開水把茶壺、茶杯燙過,稱為“熱罐、熱杯”,裝茶葉時,講究小粒在底部,大粒在頂部。還有“高沖”、“低斟”、“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講究。任日本口福會會長的日籍華人陳東達教授在《飲茶縱橫談》一書中說:“日本的煎茶法來源于潮汕工夫茶?!?/p>
廣東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菜,其烹飪極具嶺南飲食文化特點:選料考究、制作精細、 刀工精巧,燜、燉、煎、炊、炒、清、淋、焗齊備,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郁而不膩,色、香、味、美俱全。揭陽菜以烹飪海鮮見長,湯菜、甜菜、素菜也各具特色,海鮮類如:生炊龍蝦、鴛鴦膏蟹、紅燜魚翅,皆以新鮮海族為原料,清鮮甜美;清鄴烏耳鰻、清湯蟹丸等湯菜,清純鮮美、原汁原味。甜菜類如:縐紗蓮蓉、金瓜芋泥等,甜膩相宜甘香可口,還有素菜名品如后菇芥菜、護國菜等,素菜葷做、香爛軟滑、素而不齋,是廣東素菜類的代表。揭陽菜除了注重刀工、拼砌精巧、造型賞心悅目外,還很講究調味,每菜必配相應醬料佐食。此外,民間點心、小食品種繁多,用料講究制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屬全國點心八大派系的潮州流派。
參考資料
(日)陳東達著.飲茶縱橫談.廣東省揭陽市:中國商業出版社, 1986
5. 大洋炒茶的功效是什么
炒仔茶。大洋炒茶屬于綠茶中較少見的種類——“炒仔茶”,清光緒《揭陽縣續》記載說:“茶山中土茶味微苦”,說的即是“炒仔茶”。
以制作工藝而論,“炒仔茶”屬于不發酵的炒青綠茶,因為用炒青的方式制作的,故而稱之為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