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茶文化和茶葉評審專業(茶葉審評知識)

來源:www.brettbruster.com??時間:2022-12-01 01:40???點擊:304??編輯:admin???手機版

1. 茶葉審評知識

條紅茶

1、條紅茶審評外表包括形態(條索)、嫩度、色澤、整碎度和凈度等內容:條索評比松緊、輕重、扁圓、彎曲、長短等;嫩度評比鋒苗和含毫量;色澤評比顏色、潤枯、勻雜;整碎度評比勻齊、平伏和三段茶比例;凈度看梗筋、片、樸、末及非茶類夾雜物的含量。以緊結圓直,身骨重實,鋒苗(或金毫)顯露,色澤烏潤調勻,完整平伏,不脫檔,凈度好為佳。中下檔茶允許有一定限量的筋、梗、片、樸,但不能含任何非茶類夾雜物。

2、審評湯色包括深淺、明暗、清濁及顏色等內容:以湯色紅艷,碗沿帶明亮金圈、有冷后渾的品質好;湯色紅亮或紅明次之;過淺或過暗,以及深暗混濁的湯色最差。

3、審評香氣包括純異、香型、鮮鈍、高低和持久性等內容:以香高悅鼻,冷后仍能嗅到余香者為好;香高而稍短者次之;香低而短,帶粗老氣者品質差,如出現異味,則是殘次產品。

4、審評滋味包括純異、濃淡、鮮陳、醇澀等內容:以醇厚甜潤,鮮爽為好;淡薄粗澀為差。

5、審評葉底包括內容基本與綠條茶相同,其中葉底色澤的紅艷、紅亮為好,紅暗、紅褐、烏暗、花雜為差。

2. 茶葉審評內容

不分茶葉等級的評審。

3. 茶葉審評知識點

一、備器

1、評茶臺分干評臺和濕評臺(目前公司是二合一)

2、審評杯碗杯呈倒鐘形,高52mm,上口內徑80mm,底徑45mm,容量100ml,帶蓋。碗高50mm,上口內徑90mm,容量110ml.。

3、評茶盤用木板或膠合板制成正方形的盤。審評干茶用。評茶盤均應編上順序號。

4、分樣盤用木板或膠合板制成正方形的盤。分樣盤均應編上順序號。

5、葉底盤白色搪瓷盤(用于評定葉底用)(現用審評碗代替)

6、其他評茶用具

(1)克稱

(2)網匙

(3)計時器

(4)茶桶

(5)茶匙

(6)燒水壺

(7)品茗杯

7、審評用水

(1)用水選擇

A、理化指標及衛生指標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GB51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規定。水的PH值在5.5-6.5之間為好。

B、水質應無色、透明、無沉淀,不得含有雜質。

C、評茶以深井水、自然界中的礦泉水及山區流動的溪水較好。

D、一般自來水可采用凈水器過濾,去除鐵銹等雜質,提高水質的純凈度。

(2)水的溫度

泡茶用水以100℃水溫的開水,水沸滾后宜立即沖泡。如用久煮或用熱水瓶中開過的水繼續回爐煮開再沖泡,會影響茶湯滋味的新鮮度。若用未沸滾的水沖泡茶葉,則茶葉中水浸出物不能最大限度地泡出,會影響香氣、滋味的準確評定。

二、操作流程(烏龍茶審評操作分干看外形和濕評內質兩個部分)開湯

4. 茶葉評審一般從哪五個方面來進行評審?

審茶杯為瓷質白色,杯口上有一弧形或鋸齒形缺口,杯的容量有15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三種,烏龍茶用110毫升鐘形茶盞;

5. 茶葉審評標準及專業術語

茶葉審評的基本步驟無非分為干評和濕評兩個步驟。

干評是審評茶葉的外形、色澤、凈度、香氣等,是用專業的評茶盤在干評臺上完成,如圖:

濕評是審評茶葉的內質,主要是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來評判,是在專業的濕評臺上,用沖泡茶葉來完成,如圖:

其實,不難,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得很好

6. 茶葉審評的概念

茶葉審評基本流程:

取樣—把盤(評外形)一扦樣—稱樣—沖泡—瀝茶湯一評湯色一嗅香氣—嘗滋味一評葉底一審評結果與判定。

一、取樣

1、初制茶取樣方法:1勻堆取樣法:②就件取樣法③隨機取樣法

上述各種方法均應將打取的原始樣茶充分拌勻后,用分樣器或對角四分法打取100g~200g二份作為審評用樣,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審評,另一份留存備用。

二、把盤

1、將代表性茶樣放入評茶盤中,雙手持樣盤的邊沿,運用手勢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轉動,使樣匾里的茶葉均勻地按輕重、大小、長短、粗細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勻分布在樣匾里的毛茶通過反轉順轉收攏集中成為饅頭形,這樣搖樣匾的“篩”與“收”的動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個層次。

2、用目測、鼻嗅、手觸等方法,通過翻動,調換位置,審評干茶香氣、形狀、嫩度、色澤、整碎、凈度、含水量等。

3、用鼻嗅干茶的香氣是否純正,有無異雜味,香型。

4、目測其上、中、下段茶的情況和比例是否合理,外形形狀是條形還是針形等,色澤是否有油潤,還是枯暗,顏色是翠綠,嫩綠,或黃綠等,目測其外形的完整性,碎茶,末茶的比例,凈度是否有非茶類的夾雜物。

5、手觸茶葉,感受其的重實度,大概的含水量。

三、扦樣

扦樣就是扦取能充分代表該批茶品質,審評時所需的大概重量的茶樣。

1、扦樣時,要將茶樣盤中的茶樣用回旋法收到茶盤中,成饅頭狀,上、中、下段茶合理分布在饅頭狀中。

2、扦樣時用三個手指,既姆指、食指、中指,由上到下抓起。

四、稱樣

稱樣就是稱取能充分代表該批茶品質,審評該茶樣時所需要的茶樣重量。

將扦起的茶樣緩慢放入稱樣盤中,同時眼觀天平的重量變化,達到所需的重量立刻停止,一次性放夠該茶樣審評所需的克數。

五、溫杯

在沖泡時一定要先溫洗審評器具,溫具目的是提升器具的溫度和達到清潔器具作用,避免在沖泡過程中由于器具自身的溫度太低降低審評杯中水溫,達不到沖泡要求的水溫,從而影響茶樣的內質品質,清潔器具目的是清除殘留在器具的氣味 少寶免殘留的氣味影響該茶的品質。

六、沖泡

1、將稱取好的茶樣放入事先溫洗好的審評杯中,將燒開的沸水(100°℃)注入審評杯中,一次性注滿,加蓋,計時。

2、多杯不同茶類審評時,就以需要最長浸泡時間的茶類所需要的時間計時。

七、瀝茶湯

1、熟練者可用單手操作,食指扣住杯把,中指配合食指夾住杯把,姆指按住杯蓋的凸高點,將審評杯臥擱在審評碗上。

2、初學者可用雙手操作,一手握住杯把,另一手手指按住杯蓋的凸高點,將審評杯臥擱在審評碗上。

八、評湯色

評湯色就是利用人體的感受器官眼睛觀看審評其茶湯的顏色種類與色度、明暗度和清濁度等。

7. 茶葉審評基礎知識

第一步:筆試

在我國幾乎是每個資格書都需要過的這一關,而茶藝師資格書必考的就是茶葉基本知識與法律規范知識,這一步驟只要平時用心記一下就能過,相對來說是非常簡單的。

第二步:口試

口試其實就是在實際的看你是否懂得品茶賞茶和識茶??床枞~,說出茶葉的名稱和主要特征,這個就要求大家對茶葉要能實實在在的了解且懂得區分,一般來說要掌握六類茶葉的代表名茶。

第三步:茶藝

實際操作看看你是不是會茶藝,會不會泡茶技術。主要考察的目標是泡茶順序對不對、不通茶藝的沖泡方法。請注意:在考察的時候還會注意到你是否穿旗袍、頭發是否盤起來、指甲是否留短、是否化淡妝等。

8. 茶葉審評的意義和標準是什么

意思是經過初評后的再次審評。

正文

Reconfirming tasting

常用于數人(組)審評同一批茶葉時,由于審評結果不一致而進行的再次審評。如在名優茶評比中,不同審評組對某茶葉的審評結果差異較大,則應進行復評,以取得統一意見。

復”的基本含義為回去,返,如反復、往復;引申含義為回答,回報,如復命、復信。

9. 茶葉審評知識點總結

茶葉感官審評是審評員在規定的審評室內、利用規定的審評器具,通過自身的觸覺、視覺、聞覺、味覺來審評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然后綜合得分,判定茶葉的品質。也就是常說的五因子法。 比如綠茶,通常按3G茶、150ML容量審評杯、沖泡5MIN的方式進行操作。

10. 茶葉評審的方法

評茶師證書其實就是評茶師《職業資格證書》分五個等級分別是初級評茶員(五級)、中級評茶員(四級)、高級評茶員(三級)、評茶師(二級)、高級評茶師(一級)

考試分理論+技能,兩項均合格,國家人社部就頒發《職業資格證書》初級、中級、高級評茶員的理論考試80分單項選擇題+20分判斷題60分合格技能初級和中級考兩大茶類,五個茶葉品種的審評高級是三大茶類,六個茶葉品牌的審評必須取得高級評茶員資格證書才有資格申報評茶師的鑒定除茶學專業大?;虮究频诙晗聦W期就可以直接申報高級工的鑒定評茶師的考試有些難不過有參考資料和練習題認真看,考試通過還是沒有問題的。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无码骚屄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