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葉審評國家標準
一:白茶里不能有非茶類物質
“GB/T22291-2017《白茶》國家標準”5.1基本要求
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類物質和添加劑,無異味,無異嗅,無劣變。條文里寫得十分清楚,白茶的基本要求,是不能有非茶類物質和添加劑。非茶類物質,就是在細胞結構上與茶不一樣的物質。比如一些突發奇想,往白茶里加個茉莉花、加個橙子、加個香草什么的,這些復合而成的產品,都不能再稱作“白茶”。只能算做是花草茶飲料。
二:白毫銀針的滋味標準是“鮮爽感”
“GB/T22291-2017《白茶》國家標準”
5.2.1白毫銀針的感官品質應符合表1的規定。在表1里,白毫銀針分為兩級:特級和一級。
特級白毫銀針的滋味,國標規定,要達到四個字的標準:清、醇、鮮、爽。
一級白毫銀針的滋味,國標規定,要達到三個字:鮮、醇、爽。
看官們請注意,無論是哪個等級的白毫銀針,無論是哪個山頭出產的白毫銀針,無論是哪種工藝制作出來的白毫銀針,它的審評指標,它的感官標準,都要具有同一個感覺——鮮爽感。
鮮爽感,才是白毫銀針的靈魂,而醇厚感,是白毫銀針的風骨。白毫銀針喝進去時,口腔里那股清爽的感覺,是標準的品種特征,不是青味,也不是生味。
三:白牡丹的滋味標準是“清甜醇爽”
新版國標延續了老國標,白牡丹依然分為四級:特級(俗稱牡丹王)、一級、二級、三級。四個等級的白牡丹,滋味標準各自不同。
特級白牡丹(俗稱牡丹王),滋味要求是清、甜、醇、爽,毫味足(這是它的采摘期接近白毫銀針而具有的特質)。
一級白牡丹,滋味要求是較清、較甜、較醇、較爽。(標準與特級白牡丹相比,次了一級,但除了少了“毫味”之外,其它的滋味指標不變。)
清,就是清新感;甜,就是入口有甜意;爽,就是口感鮮爽;醇,就是湯水醇厚。
這兩種白牡丹,在滋味要求上的共同之處是,都要達到清甜、鮮爽、醇厚的標準。
這是國標對白牡丹的一個基本要求。一款白牡丹好不好,就要看達不達得到這個湯清水滑,鮮爽醇厚標準值。而且,這還只是一個標準值,等于是60分及格。
要讓白牡丹的品質更優質,還得再在這鮮爽醇厚的口感上去做提升,達到極鮮爽、極醇厚的滋味。
四:對干茶含水量做了調整
“GB/T22291-2017《白茶》國家標準”5.3規定:
白茶含水量的標準是少于8.5%。與舊的白茶國標(2008版)相比,白茶的含水量標準做了上調,從2008版國標的小于等于7%,調整到了8.5%。
新舊版本對比之下,含水量的標準是放寬松了。這是給茶農們做了減法,減了負,降低了標準和難度。然而,含水量增加了之后,白茶經過一段時間儲存,口味就會有新變化,與原來7%時的口感肯定會有所不同,至少是細微的不同。
五:對“貢眉”做出了標準定義
“GB/T22291-2017《白茶》國家標準”3.3規定:
貢眉:以群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為原料,經萎凋、干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制成的白茶產品。這個標準的制訂,規范了貢眉的名字,新國標實行后,某些茶樹上采下來的白茶,不能稱為貢眉了。另外,現今市場上多見的貢眉,葉片大,厚,芽頭瘦小,這樣長相的,也不能叫做“貢眉”了。新國標規定,要“嫩芽”,才能稱為貢眉。
六:明確了白茶的保持期
新國標在白茶貯存方面,則明確規定:應符合GB/T 30375的規定;產品可長期保存。
GB/T30375-2013茶葉貯存國家標準中指出:白茶的貯存宜控制溫度在25度以下、相對濕度50%以下。
并未對貯存茶葉的含水量做出規定,而只是對貯存的環境做出了指導性要求。
所以,如果要保障貯存的白茶有更好的轉換,對于溫度和濕度的把握,必定是建立在對茶葉本身含水量的控制前提下的;如果茶葉本身含水量過高,對環境要求就更高,如果茶葉本身相對干燥(含水量在7%以下),環境上就可相對放松。
2. 茶葉評定標準
根據《GB/T18650-2008龍井茶》標準,龍井茶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其中特級茶品質較高,其特點為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勻整重實,且香氣持久,其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甘爽,葉底細嫩成朵,而品級降低則外觀、色澤、香氣、湯色依次降低。
龍井茶等級劃分標準
龍井茶的等級特點
1、特級龍井茶
品質特點為:扁平光滑,挺秀尖削,勻整,勻凈,色澤為嫩綠呈定光色;香氣:鮮嫩馥郁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甘醇鮮爽,葉底為幼嫩成朵。
2、一級龍井茶
品質特點為扁平尚尖削,勻齊潔凈,色澤為翠綠尚潤;香氣:嫩香,湯色黃綠明,滋味為鮮醇爽口,葉底為細嫩顯芽。
龍井茶等級劃分標準
3、二級龍井茶
品質特點為扁平有芽鋒,尚勻齊,潔凈,色澤為綠中帶翠;香氣為清香,湯色黃綠尚明,滋味為鮮醇,葉底細嫩尚顯芽。
4、三級龍井茶
品質特點為扁平稍狹、略帶闊條,尚勻潔凈綠潤;香氣純,湯色尚黃綠,滋味尚醇,葉底尚嫩勻。
龍井茶等級劃分標準
5、四級龍井茶
品質特點為扁平稍狹、略帶闊條,尚勻潔凈綠潤;香氣純,湯色尚黃綠,滋味尚醇,葉底尚嫩勻。
6、五級龍井茶
品質特點為:尚扁帶闊條,尚勻凈,色澤為綠微黃,香氣平和,湯色汪綠微黃,滋味欠醇,葉底尚勻。
龍井茶等級劃分標準
整體來說龍井的大體優點是“色綠、香郁、味甘、形美”。
龍井茶得名于龍井。龍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龍井茶村。龍井茶因其產地不同,分為西湖龍井、錢塘龍井、越州龍井三種,除了西湖產區168平方公里的茶葉叫作西湖龍井外,其它兩地產的俗稱為浙江龍井茶。
3. 茶葉符合國家標準
茶葉等級三級屬于茶葉等級的中上級別。
茶葉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標準《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對茶葉的條索外形、色澤、整碎、凈度、內質、香氣、滋味醇厚度、湯色、葉底來分類。
茶葉的等級劃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1級、2級、3級....9級,有的還有10級,其中特級最好,10級最差。
特級:緊細、勻整、顯毫、勻凈、陳香濃郁、濃醇、紅濃明亮、褐紅細嫩;
一級:緊結肥嫩、勻整、較顯毫、勻凈、濃純、濃醇、紅濃明亮、褐紅肥嫩;
二級:緊結較肥嫩、勻整、條勻較顯毫勻凈、濃純濃醇、紅濃、褐紅柔嫩;
三級:條索緊結、勻整、尚顯毫、勻凈、濃純、醇厚、紅濃褐紅尚亮;
四級:肥壯緊結、勻整、尚顯毫、有嫩梗、濃純、醇厚、紅濃、褐紅欠勻;
五級:條索緊實勻整、略顯毫、勻凈、純正、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六級:壯實、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七級:肥壯緊實、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八級:粗壯、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九級粗大尚緊實、尚勻整、褐紅、有梗、純和、平和、深紅、褐紅欠勻;
九級:粗大稍松、欠勻整、褐紅稍花、有梗
4. 茶葉審評國家標準2018
GB 10221。2-88 感官分析術語 與感官有關的術語GB 10221。3-88 感官分析術語 與感官特性有關的術語GB 10221。4-88 感官分析術語 與分析方法有關的術語GB 11767-89 茶葉種子和苗木規格標準GB/T 4879-85 防銹包裝GB/T 5009。 1-85 食品衛生檢驗理化部分總則GB/T 5009。11-96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GB/T 5009。12-96 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GB/T 5009。13-96 食品中銅的測定方法GB/T 5009。19-85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GB 5009。 22-85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測定方法GB/T 5009。57-96 茶葉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5033-85 出口產品包裝瓦楞紙箱GB/T 5034-86 出口產品包裝瓦楞紙板GB/T 5048-85 防潮包裝GB 5127-85 食品中敵敵畏、樂果、馬拉硫磷、對硫磷最大殘留限量標準GB/T 5398-85 大型運輸包裝件試驗方法GB 7718-94 食品標簽通用標準GB 8057-87 茶葉機械名詞術語GB/T 8302-87 茶 取樣GB/T 8303-87 茶 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T 8304-87 茶 水分測定GB/T 8305-87 茶 水浸出物測定GB/T 8306-87 茶 總灰分測定GB/T 8307-8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測定GB/T 8308-87 茶 酸不溶性灰分測定GB/T 8309-87 茶 水溶性灰分堿度測定GB/T 8310-87 茶 粗纖維測定GB/T 8311-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T 8312-87 茶 咖啡堿測定GB/T 8313-87 茶 茶多酚測定GB/T 8314-87 茶 游離氨基酸測定GB/T 9172-88 花茶級型坯GB/T 9172-88 花茶級型坯(附錄B)《茶葉滋味化學鑒定法GB/T 9172-88 花茶級型坯(附錄C)《茶葉水分測定的快速法GB/T 9172-88 花茶級型坯(附錄C)《茶葉總灰分測定的快速法GB/T 9174-88 一般貨物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 9194-88 茶尺蠖防治標準GB 9679-88 茶葉衛生標準GB 9683-88 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GB/T 9833。 1-88 緊壓茶 花磚茶GB/T 9833。2-88 緊壓茶 黑磚茶GB/T 9833。3-88 緊壓茶 茯磚茶GB/T 9833。3-88 緊壓茶 茯磚茶(附錄B)《茶梗檢驗方法》GB/T 9833。3-88 緊壓茶 茯磚茶(附錄C)《非茶類夾雜物檢驗方法GB/T 9833。 4-88 緊壓茶 康磚茶GB/T 9833。4-88 緊壓茶 康磚茶《緊壓茶類每塊(個)凈重量檢測方法GB/T 9833。5-88 緊壓茶 沱茶GB/T 9833。6-88 緊壓茶 緊茶GB/T 9833。7-88 緊壓茶 金尖茶GB/T 9833。 8-88 緊壓茶 米磚茶GB/T 9833。9-88 緊壓茶 青磚茶GB/T 10220-88 感官分析方法總論 GB/T 10221-88 感官分析術語 一般性術語 GBN 144-81 紅綠茶衛生標準、茶葉衛生管理辦法GBN 238-84 食品中鎘允許量標準 GBN 54-81 食品中放射性物質限量(附:食品放射衛生管理辦法SB/T 10036-92 緊壓茶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SB/T 10037-92 紅茶、綠茶、花茶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 11680-89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準GB/T 13738。 2-92 第二套紅碎茶 GB/T 13738。4-92 第四套紅碎茶 GB/T 14456-93 綠茶 GB/T 14487-93 茶葉感官審評術語。
5. 茶葉審評國家標準表格
不同的茶葉等級分類辦法也是不同的,茶葉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標準《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對茶葉的條索外形、色澤、整碎、凈度、內質、香氣、滋味醇厚度、湯色、葉底來分類。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茶葉的等級劃分。茶葉的等級劃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1級、2級、3級....9級,特級:緊細、勻整、顯毫、勻凈、陳香濃郁、濃醇、紅濃明亮、褐紅細嫩
6. 茶葉檢驗標準
我國現行有關茶葉標準內容包括產品標準、檢驗方法標準和包裝、貯運標識、標準。其中有國際標準,出口商品茶標準、國內商品茶標準。國內商品茶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四大類。
7. 茶葉審評國家標準套組
茶葉審評基本流程:
取樣—把盤(評外形)一扦樣—稱樣—沖泡—瀝茶湯一評湯色一嗅香氣—嘗滋味一評葉底一審評結果與判定。
一、取樣
1、初制茶取樣方法:1勻堆取樣法:②就件取樣法③隨機取樣法
上述各種方法均應將打取的原始樣茶充分拌勻后,用分樣器或對角四分法打取100g~200g二份作為審評用樣,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審評,另一份留存備用。
二、把盤
1、將代表性茶樣放入評茶盤中,雙手持樣盤的邊沿,運用手勢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轉動,使樣匾里的茶葉均勻地按輕重、大小、長短、粗細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勻分布在樣匾里的毛茶通過反轉順轉收攏集中成為饅頭形,這樣搖樣匾的“篩”與“收”的動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個層次。
2、用目測、鼻嗅、手觸等方法,通過翻動,調換位置,審評干茶香氣、形狀、嫩度、色澤、整碎、凈度、含水量等。
3、用鼻嗅干茶的香氣是否純正,有無異雜味,香型。
4、目測其上、中、下段茶的情況和比例是否合理,外形形狀是條形還是針形等,色澤是否有油潤,還是枯暗,顏色是翠綠,嫩綠,或黃綠等,目測其外形的完整性,碎茶,末茶的比例,凈度是否有非茶類的夾雜物。
5、手觸茶葉,感受其的重實度,大概的含水量。
三、扦樣
扦樣就是扦取能充分代表該批茶品質,審評時所需的大概重量的茶樣。
1、扦樣時,要將茶樣盤中的茶樣用回旋法收到茶盤中,成饅頭狀,上、中、下段茶合理分布在饅頭狀中。
2、扦樣時用三個手指,既姆指、食指、中指,由上到下抓起。
四、稱樣
稱樣就是稱取能充分代表該批茶品質,審評該茶樣時所需要的茶樣重量。
將扦起的茶樣緩慢放入稱樣盤中,同時眼觀天平的重量變化,達到所需的重量立刻停止,一次性放夠該茶樣審評所需的克數。
五、溫杯
在沖泡時一定要先溫洗審評器具,溫具目的是提升器具的溫度和達到清潔器具作用,避免在沖泡過程中由于器具自身的溫度太低降低審評杯中水溫,達不到沖泡要求的水溫,從而影響茶樣的內質品質,清潔器具目的是清除殘留在器具的氣味 少寶免殘留的氣味影響該茶的品質。
六、沖泡
1、將稱取好的茶樣放入事先溫洗好的審評杯中,將燒開的沸水(100°℃)注入審評杯中,一次性注滿,加蓋,計時。
2、多杯不同茶類審評時,就以需要最長浸泡時間的茶類所需要的時間計時。
七、瀝茶湯
1、熟練者可用單手操作,食指扣住杯把,中指配合食指夾住杯把,姆指按住杯蓋的凸高點,將審評杯臥擱在審評碗上。
2、初學者可用雙手操作,一手握住杯把,另一手手指按住杯蓋的凸高點,將審評杯臥擱在審評碗上。
八、評湯色
評湯色就是利用人體的感受器官眼睛觀看審評其茶湯的顏色種類與色度、明暗度和清濁度等。
8. 茶葉評質審定
9號茶好。蒙山9號茶樹無性系品種。灌木型,大葉類,中生種。1989年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省級良種。由四川省蒙山茶場等地從蒙山群體中采用系統選種法育成。
樹姿較直立,葉片上斜狀著生。葉形長橢圓,葉色深綠有光澤,葉面隆起。芽葉黃綠色,抗寒性較。產量高。強適制綠茶,香氣高久,品質優良。
9. 茶葉審評國家標準評語
茶的香氣,是評審茶葉的一個重要方面,關于香氣的評語一般有如下這些。
鮮嫩:具有新鮮悅鼻的嫩香氣。
幽香:茶香幽雅而文氣,緩慢而持久。
清高:清香高爽,柔和持久。
清香:清純柔和,香氣欠高,但很幽雅。茶葉口感清純,香氣濃郁,包裝高檔,超值,沖泡了下,茶湯濃厚純正,入口香醇。很清香,感純正,,鐵盒包裝,茶葉很整齊,看茶色也不錯,味道不錯很好,茶葉確實很好,味道也不錯,喝茶也有助防老,具養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兩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對人身體很有好處。
10. 茶葉評審國際標準
不同的茶葉等級分類辦法也是不同的,提現的是茶葉的質量,等級越低越好,茶葉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標準《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對茶葉的條索外形、色澤、整碎、凈度、內質、香氣、滋味醇厚度、湯色、葉底來分類。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茶葉的等級劃分。茶葉的等級劃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1級、2級、3級....9級,特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