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
我國有浙江、江蘇、安徽、福建、四川、云南、廣東、海南、江西、臺灣等23個省市區產茶,從海拔幾十米的平原到海拔2600米的高山,有上千個縣市產茶。而各地的地形、土壤、氣候等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對茶樹生長發育和茶葉生產發育和茶葉生產影響極大。正所謂高山出好茶,在不同地區,生長著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茶樹,從而決定了不同的茶葉品質。
目前我國茶區大致分為4個,即:江北茶區、江南茶區、西南茶區、華南茶區。
1. 江北茶區:江北茶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陜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區主要生產綠茶。 是我國最大的茶區。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
江北茶區地形較復雜,與其他茶區相比,氣溫低,積溫少,茶樹新梢生長期短,適宜制作綠茶,香高味濃。
2. 江南茶區:江南茶區位于中國長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量大約占全國總產量的2/3。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以及少部分小喬木中葉種和大葉種。
江南茶區大多處于低丘低山地區,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廬山、安徽的黃山等,幾乎都是“高山出好茶”的名茶產區。高山茶園土壤涂層深厚,土質較肥沃,而低丘茶園,土層淺薄,土壤結構差,有“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團糟”的現象。該茶區適宜發展綠茶、青茶、花茶和名特茶。
3. 西南茶區:西南茶區位于中國西南部,包括云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普洱茶、紅碎茶、綠茶、花茶、邊銷茶、名特茶等。
云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形復雜,有些同緯度地區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別很大,大部分地區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熱。土壤狀況也較為適合茶樹生長。
4. 華南茶區:華南茶區位于中國南部,包括閩中南,桂南,滇南,海南,臺,粵等?。▍^),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被譽為一類產區。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茶資源極為豐富,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云南普洱茶等。
2.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分布
我國是一個產茶大國,茶葉的種植面積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每年茶葉的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南方地區很多省份都有茶葉的種植和生產,茶葉也成為我國對外出口產品中的重要一部分。那么,你知道我國的產茶大省都有哪些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2019年中國各主要產茶省干毛茶產量(單位:噸)
從地區來看,2019年產量超過20萬噸的省區有福建、云南、湖北、四川、貴州、湖南,產量分別為41.20萬噸、40.00萬噸、33.54萬噸、30.10萬噸、28.60萬噸和22.31萬噸。其中,四川干毛茶產量首次突破30萬噸,保持第四;而貴州干毛茶產量大增8.67萬噸,排名第五。
第1名:福建省
福建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自古以來就是產茶大省,擁有1600多年的產茶歷史。這里依山傍海,山青水秀,雨量充沛,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
福建的主要產茶地包括:安溪、武夷山、福州、福鼎、政和、漳平等地。福建茶葉種類繁多,烏龍茶、紅茶、白茶、綠茶等都有涉及,而且品質上乘,比較有代表性的名茶有:正山小種、金駿眉、政和白茶、武夷大紅袍、安溪鐵觀音、黃金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天山綠茶等。
第2名:云南省
云南省是我國茶樹的發源地,這里地處云貴高原,擁有非常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大部分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天不寒冷,夏天也不炎熱,土壤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
云南省的產茶地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及滇東南等8個州市。云南盛產紅茶、黑茶和綠茶等,主要的代表名茶有:普洱茶、滇紅、滇綠、沱茶、七子餅茶、南糯白毫等。
第3名:湖北省
湖北省能排行第三名確實有點意外,湖北省面積并不大,但產茶歷史悠久,三國時期這里已經開始大量種植茶樹,并誕生了茶圣陸羽等名人。另外,湖北地處水陸交通樞紐,茶葉生意十分興隆,其中漢口曾是中國的茶葉中心和全國茶葉出口三大口岸之一,被譽為“東方茶港”。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省大力發展茶葉產業,通過實施項目扶持、技術推廣、結構調整等一系列舉措,使得茶葉產業快速發展。
湖北的茶品種不算多,主要的名茶有:恩施玉露、英山云霧茶、采花毛尖、大悟綠茶、宜紅工夫茶、鄧村綠茶等。
第4名:四川省
四川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境內自然資源豐富,人杰地靈,四川農業較為發達,不僅是產糧大省,也是產茶大省。近年來,四川省建成了川西名優綠茶產業帶、川東北富硒茶產業帶、川南工夫紅茶、川中茉莉花茶產業帶等。四川的茶區多分布在日照少、氣溫適宜、降水豐富、云霧多濕度大的盆周山區和丘陵地區。川茶多為佛茶,峨眉山、蒙頂山等也因寺廟、道觀林立,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宗教茶文化。
四川的名茶主要有:蒙頂茶、峨眉山竹葉青、宜賓紅茶、川紅工夫、早白尖、文君綠茶、峨眉毛峰茶、青城雪芽等。
第5名:貴州省
貴州省以旅游聞名于世,同樣也是我國的一個產茶大省。貴州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良好的地理環境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得貴州省成為我國綠茶的主要產區。
貴州知名的茶葉品種主要有:都勻毛尖、貴州綠寶石、湄潭翠芽、遵義紅等。
3. 中國茶的主要產地
中國產茶歷史悠久,茶葉產地遍布全國。在悠久的茶葉發展歷史中,我們智慧的勞動人民因地制宜發明出了各式各樣的制作工藝,茶也因產地、茶樹品種的不同逐漸形成了各類茶種。今天我們一般把茶分為六大類,各類茶有它的產地范圍,這里將有圖有真相的為大家介紹下六大類茶的勢力范圍。
中國六大茶類
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
1、綠茶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唯一的不發酵茶,產區分布:北到山東、陜西、甘肅,南到海南,都生產綠茶。其余還包括: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慶、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幾乎涵蓋了南方各省。
2、白茶
白茶屬于輕微發酵茶,主要產于閩東的福鼎和閩北的政和等地,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種茶樹的鮮葉為原料制作而成。
3、黃茶
黃茶為輕發酵茶,按照鮮葉采摘的老嫩程度不同,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種。主要的代表有湖南岳陽的君山銀針、四川的蒙頂黃芽、浙江的莫干黃芽、安徽的霍山黃芽等。
4、青茶
青茶,也稱為烏龍茶,兼具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醇厚,是半發酵茶,主要產于中國的福建、廣東、臺灣等地。
5、紅茶
紅茶,發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關(村),最早的紅茶為小種紅茶。此外還分布于安徽的祁紅工夫和云南的滇紅工夫,福建的閩紅工夫、江西的寧紅工夫、湖北的宜紅工夫、湖南的湖紅工夫(湘紅工夫)、四川的川紅工夫、浙江的越紅功夫、江蘇的宜興紅茶、廣東的英德紅茶等地。
6、黑茶
黑茶,為后發酵茶,主要產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廣西、陜西、安徽(古黟黑茶)等地。
4. 我國最大的茶葉產地
要說那個茶業基地最大,目前還沒有人仔細去核算,只能說,目前最大的幾個茶葉產區有江北茶區、江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各茶區的茶葉各有特點,各有自己的優勢,都出產名茶。
1、江北茶區:這是我國最北的產茶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山東、安徽、蘇北、河南、陜西、甘肅等地。主要的產品是綠茶。
2、江南茶區:這是我國茶葉市場最為集中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安徽、蘇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茶的品種較多,有紅茶、綠茶、烏龍茶等,產量也很大,品質好。
3、華南茶區:指南嶺以南的產茶區,即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是我國最南的茶區。以生產紅茶、烏龍茶為主。
4、西南茶區:包括云南、貴州等地,屬中國古老的茶區,有普洱茶、紅茶、沱茶。西南茶區的茶葉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一般認為這一帶是茶樹的原產地,地理和氣候很適宜發展茶葉生產。
5. 中國茶葉的種類和產地
1、西湖龍井,產于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于葉,一般長3厘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產于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厘米,每500克有5.8萬-7萬個芽頭,芽為白豪卷曲形,葉為卷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 3、信陽毛尖,產于河南信陽車云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卷曲形,葉片發黃。4、君山銀針,產于湖南岳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制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后銀針不能豎立。 5、六安瓜片,產于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6、黃山毛峰,產于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嫩稍卷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7、祁門紅茶,產于安徽祁門縣。茶顏色為棕紅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濃厚,強烈醇和、鮮爽。假茶一般帶有人工色素,味苦澀、淡薄,條葉形狀不齊。 8、都勻毛尖,產于貴州都勻縣。茶葉嫩綠勻齊,細小短薄,一芽一葉初展,形似雀舌,長2一2.5厘米,外形條索緊細、卷曲,毫毛顯露,色澤綠潤、內質香氣清嫩、新鮮、回甜,水色清澈,葉底嫩綠勻齊。假茶葉底不勻,味苦。 9、鐵觀音,產于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后便無香味。10、武夷巖茶,產于福建崇安縣。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晴蜒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內質香氣馥郁、雋永,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6. 中國茶葉盛產地
中國茶鄉特別多,按網上最美茶鄉排行榜中,第一名當屬位于杭州的“茶鄉第一村”——龍井村,因盛產頂級西湖龍井茶而聞名于世。龍井村位于西湖風景名勝區西南面,擁有近800畝的高山茶園,村的西北面北高峰、獅子峰、天竺峰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擋住西北寒風的侵襲。南面為九溪,溪谷深廣,直通錢塘江,春夏季的東南風易入山谷,通風通氣的地理條件為龍井茶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出產的龍井茶位居“獅,龍,云,虎”之首。
7.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 英語
tea同音字母是T。tea音標為[ti],tea,英語單詞,名詞、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作名詞時意為“茶葉;茶樹;茶點,人名;(柬)迪”,作及物動詞時意為“給…沏茶”,作不及物動詞時意為“喝茶;進茶點”。
擴展資料
音標是記錄音素的符號,也是音素的`標寫符號,應用于語言學中,如漢語的拼音字母、英語的韋氏音標和國際音標等。
8.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有哪些
四大茶區
我國茶區遼闊,
茶區劃分采取
3
個級別,
即:
一級茶區,
系全國性劃分,
用以宏觀指導;
二級茶區,系由各產茶?。▍^)劃分,進行省區內生產指導;三級茶區,系由各地縣劃分,
具體指揮茶葉生產。
國家一級茶區分為
4
個,即:
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
南起長江,北至秦嶺、淮河,西起大巴山,東至山東半島,包擴甘南、陜西、鄂北、豫
南、
皖北、
蘇北、
魯東南等地,
是我國最北的茶區。
江北茶區地形較復雜,
茶區多為黃棕土,
這類土壤常出現粘盤層;
部分茶區為棕壤;
不少茶區酸堿度略偏高。
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
種和小葉種。
【江南茶區】
在長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以北,包括粵北、桂北、閩中北、湘、浙、
贛、鄂南、皖南、蘇南等地。江南茶區大多處于低丘低山地區,也有海拔在
1000
米的高山,
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廬山、安徽的黃山等。江南茶區基本上為紅壤,部
分為黃穰。
該茶區種植的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
以及少部分小喬木型中葉種和
大葉種。該茶區是發展綠茶、烏龍茶、花茶、名特茶的適宜區域。
【西南茶區】
在米侖山、大巴山以南,紅水河、南盤江、盈江以北神農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
西,大渡河以東的地區,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東南。西南茶區地形復雜,大部分地
區為盆地、高原,土壤類型亦多。在滇中北多為赤紅壤、山地紅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東
南則以黃為主。
西南茶區載培茶樹的種類也多,
有灌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
部分地區還有喬
木型茶樹。該區適制紅翠茶、綠茶、普洱茶、邊銷茶和名茶、花茶等。
【華南茶區】
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潯江、紅水河、南盤江、無量山、保山、盈江以南,
包括閩中南、臺、粵中南、海南、桂南、滇南。華南茶區水熱資源豐富,在有森林覆蓋下的
茶園,土壤肥沃,有機物質含量高。全區大多為赤紅壤,部分為黃壤。茶區薈集了中國的許
多大葉種(喬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適宜制紅茶、普洱茶、六堡茶、大葉青、烏龍茶。
9. 中國茶葉出產地
第一,云南省:干毛茶產量為46.6萬噸,成品茶35.7萬噸,精制率達到77%。
第二,湖北省:湖北茶園總面積已達到482萬畝,茶葉總產量33萬噸,茶葉的農業產值達到168億元,茶葉出口貨值達1.5億美元。
第三,福建省:茶葉總產量達32.1萬噸,茶園面積332萬畝;毛茶產值150億元。
第四,湖南省:茶葉產量30.8萬噸,茶園面積達到313萬畝。該省出口茶葉近5萬噸、創匯1.7億美元。
第五,四川省:茶葉產量30.1萬噸,實現毛茶產值242億元,綜合產值726億元。
第六。浙江省:浙江茶園面積為201.36千公頃,茶葉產量為17.72萬噸。
第七,河南省:茶葉年產量8.3萬噸、產值139億元。全省茶農100萬人以上,茶業從業人員139萬人左右,大型及初具規模茶葉加工企業300多家。
第八,江蘇省:干毛茶總產量1.53萬噸、產值27.65億元。
10. 中國茶葉主要產地在哪里
我國茶葉的產地可以以產茶區來劃分。中國各大產茶區,按照茶葉的地理位置劃分,可以劃分為四大產區,每一個產區的代表茶葉都不盡相同。
西南產茶區
集中在西南高原及四川盆地、湖南貴州山區等地;西南茶區一般被認為是茶樹的原產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是茶葉的天然生長空間。西南茶區以云南普洱茶、重慶沱茶最為出名,其中尤屬普洱備受歡迎。其他的還有貴州都勻毛尖,四川峨眉竹葉青等綠茶。
江北產茶區
位于長江以北,秦嶺淮河以南,分布在甘肅、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本茶區降水分布不均,但是部分山區內卻有著優美的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因此產區的茶葉品質優異。江北茶區產出的茶葉主要為綠茶。有味出名的有安徽六安的六安瓜片,舒城小蘭花和河南信陽毛尖。值得一提的是舒城小蘭花獲得過多個博覽會及茶評會的金獎,受到很多人的喜歡。
江南產茶區
幾乎整個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區都要劃分為江南茶區。值得一提的是,皖南地區而也劃分到了江南茶區內。江南產茶歷史悠久,集中了幾乎最多的名茶,歷史上出名且備受推崇的茶葉也大多集中在這一片區。產區內綠茶、黃茶、紅茶、烏龍茶三者兼有,種類齊全,品質上佳。
華南產茶區
在地理上,南邊的陽光光照更加充足,雨水和溫度都更加充足。華南茶區位于南嶺以南,包括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是青茶、紅茶、烏龍茶的主要產區,著名的青茶鐵觀音就產自該產區,還有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種、金駿眉,臺灣的凍頂烏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