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綠茶沖泡溫度與時間
、泡茶的水溫,是根據飲什么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
2、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
3、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
4、高級綠茶適宜用80℃的水沖泡,這通常是指將水燒開之后(水溫達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溫度;如果是無菌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2. 綠茶怎么泡最好
綠茶的沖泡方法有三種,即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1、上投法 即先注水至茶杯七分滿,再投茶,此方法適用于外形緊結的高檔名優綠茶,如茶芽細嫩的毛尖、碧螺春等。
2、中投法 即先注水至茶杯的1/3處,再投茶,待茶葉舒展開來后再注水,此方法適用于干茶條索纖細的綠茶,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等。
3、下投法 即先投茶再注水,此方法適用于干茶外形大小勻整且直而不彎的綠茶,如太平猴魁等。
3. 紅茶的泡法與技巧
步驟1、選擇茶器:玻璃白瓷茶器為佳。
步驟2、投茶:10g左右。
步驟3、溫潤泡:以回旋注水法向壺中注入少量開水。
步驟4、沖泡:待干茶吸收水分舒展開時再沖水至250ml,注水量可根據個人的口感進行適當的調整。
4. 熟茶怎么泡
第一步:醒茶:短期內要喝的茶,應拆開放入茶罐中醒茶3個月至半年。醒茶罐內裝茶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二,如有可能應定期將茶倒出翻動以利于醒茶。沒有茶罐也可以將拆開的茶臨時放入牛皮紙袋或大的信封中醒茶。醒茶時要注意避光避異味。
第二步:出茶:熟茶一般按100毫升水投茶8.5克、生茶一般按100毫升水投茶8克的比例出茶。緊壓茶處理成指甲蓋大小,越薄越好;散茶則順其自然,盡量保持干茶外形。
第三步:潤茶:熟茶,一般潤茶兩遍,第一遍20至30秒出水,緊壓茶時間稍長,散茶可適當縮短時間,一般為5至10秒,第二遍快沖快出。生茶一般潤茶一遍,緊壓茶20至30秒出水,散茶時間稍短。十年以上生茶在潤茶前可進行適度水烘,即將干茶置入紫砂壺中,壺外用開水沖淋,以提高壺溫、驅散壺內干茶的雜味。
第四步:沖泡:前五泡一般隨沖隨出,第六泡開始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盡量保持沸水沖泡。如果是陳期在七八年以內的次新生茶,則可在前五泡用隨手泡燒沸后停頓5秒再行沖泡,第六泡起以沸水或者鐵壺沸水直接沖泡。需要注意的是,前五六泡沖泡時,每泡茶之間的間隔停頓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分鐘,如有間隔停頓時間過長則可相應縮短后一泡的浸泡時間。
5. 烏龍茶的沖泡方法
用料:烏龍茶, 開水壺 ,燒水電磁爐, 茶壺 ,小茶杯。
做法:
1.用沸水把茶具燙洗一遍,使茶具保持干凈衛生和保持一定的熱度。
2.把烏龍茶放入壺中,用沸水沖茶,水沿茶壺邊緣緩緩注入,當水漫過茶葉時立即倒掉,即為“洗茶”,把茶葉表面污塵洗去。
3.洗完茶后,立即注入第二次水,水量約達九成即可。
4.蓋上壺蓋后,用沸水淋壺身,即為“內外夾攻”,壺內茶葉中的真味才能浸泡出來。
5.沖泡時間及次數:一壺茶可沖泡5—6次,第一泡,一般浸泡2—3分鐘,隨著浸泡時間次數增多而適當延長。
6.斟茶時,茶湯輪流注入幾只杯中,周而復始,直到壺中茶湯斟完,這樣每杯茶湯滋味均與,以至于各位品茶的盆友杯中茶是一種味道哦。
6. 綠茶用什么茶具泡好
你好: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沖泡茶葉所選擇用的茶具是不同的,主要是針對于不同的茶類及茶葉的各自特點來選擇不同的茶具進行沖泡品飲。
在中國六大茶類當中,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以及黑茶,他們所用到的茶具有著共同之處卻也有一些差異,接下來,我們一同了解下:六大茶類當中每種茶他所用到的茶具都是哪一種?
一:綠茶
綠茶是不發酵茶類,一般采摘春季茶樹發出的嫩芽、嫩葉制作,茶葉的氨基酸含量及鮮爽度較高是綠茶的特點,綠茶有“三綠”,即“干茶色澤翠綠,茶湯清澈透綠,葉底肥厚嫩綠”,我們在沖泡綠茶的時候,建議選擇用80-90度的水溫進行沖泡,器具上選擇透明的玻璃茶具進行沖泡。一是可以觀賞綠茶青衣玉露,如綠衣仙子般的外形,二是因為玻璃器皿散熱快,不會聚合高溫,悶壞幼嫩的茶葉。
二:黃茶
黃茶是輕微發酵茶類,起源于綠茶的工藝失誤,制作中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的工序,口感與綠茶相近,鮮爽之中多了幾分醇厚,因此它在沖泡方法和器具選擇上與綠茶基本一致,適合用玻璃茶具進行沖泡,沖泡時注意手法也可選擇用白瓷蓋碗進行沖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玻璃杯還是蓋碗,都不可沸水沖泡,不可悶泡,以免傷到茶葉,影響茶湯口感。
三:白茶
白茶是輕微發酵茶類,因茶樹品種、原料采摘的標準不同,主要品種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四個品種。對于白茶當中的新茶以及細嫩的茶葉原料,如:白毫銀針、白牡丹,我們選擇用透明的玻璃茶具或白瓷蓋碗進行沖泡,年份比較久遠的老白茶,如:貢眉和壽眉,我們則選用白瓷蓋碗或者是陶制、瓷制的煮茶壺進行高溫煮飲。因為瓷壺壺壁密度高,不透氣,不會損失茶葉的香氣。
四:青茶(烏龍茶)
青茶又稱烏龍茶,是半發酵茶類,制作工藝比較復雜,主產于福建一帶,可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對于發酵程度較輕的,如:閩南烏龍當中的安溪鐵觀音,漳平水仙,我們一般采用白瓷蓋碗進行沖跑,像閩北烏龍,如: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大紅袍一類的焙火茶葉,我們一般采用白瓷蓋碗和紫砂壺進行沖泡。沖泡過程中當以沸水沖泡,既能提供茶葉所需要的高溫,又能完全釋放焙火烏龍茶的香氣。
五: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類,是世界公認的最適合女性來飲用的茶。它的品質特征以“紅湯、紅葉、紅葉底”著稱,香氣高昂持久,湯水順滑醇和,有質感,紅茶經過發酵之后,咖啡堿含量比其他茶類更加豐富,因此在沖泡過程中不適合沸水悶泡,建議95度水溫沖泡,器具選擇上適合用白瓷蓋碗,既能展現出紅茶茶湯的“金腰帶”之美,也不會聚合高溫,造成茶湯苦澀。
六:黑茶
黑茶是六大茶類當中的后發酵茶類,經過渥堆發酵之后,它的發酵程度為100%。黑茶的制作原料比較粗老,茶湯紅濃,香氣醇厚,在沖泡過程中應沸水進行沖泡或者煮飲,在茶具選擇上適合用紫砂壺沖泡,紫砂壺用泥燒制而成,泥土的氣息剛好能喚醒黑茶的茶性,使其滋味更加厚重,另外紫砂壺保溫效果極好,適合悶泡粗老的黑茶,能更加徹底的浸泡出黑茶的滋味。
不過紫砂壺的吸附性能非常強大,因此在使用紫砂壺進行沖泡時一定要注意一壺一種茶,千萬不可多種茶進行沖泡,這樣不僅不能嘗到純正的茶湯滋味也起不到養壺的作用。
7. 泡綠茶的水溫多少度
泡綠茶不需要100度的水。
綠茶用水溫度,應視茶葉質量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綠,水溫愈低。水溫過高,易燙熟茶葉,茶湯變黃,滋味較苦;水溫過低,則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味淡薄。
8. 綠茶怎么保存最好
塑料袋、鋁箔袋貯存法:茶葉可以事先用較柔軟的凈紙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內,裝入茶后,將袋中空氣盡量擠出,封口即成。
金屬罐裝貯存法:選用鐵罐、不銹鋼罐或質地密實的錫罐裝綠茶。
金屬罐裝貯存法:如果是新買的罐子,或原先存放過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可先用少許茶末置于罐內,蓋上蓋子,上下左右搖晃,輕擦罐壁后倒棄,去除異味。不要放在陽光直射、有異味、潮濕、有熱源的地方。
低溫保存法:綠茶裝入密度高、高壓、厚實、強度好、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將綠茶貯存的環境保持在5攝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存綠茶。
9. 紅茶的正確沖泡方法
紅茶的正確沖泡方法
1、新鮮的冷水注入煮水壺里煮沸:因為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飽含了空氣,可以將紅茶的香氣充分導引出來,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溫瓶內的熱水,都不適合來沖泡紅茶。
2、注入正滾沸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壺及溫杯,避免水溫變化太大:一般茶壺的造型,都有一個矮胖的圓壺身,是讓茶葉在沖泡時有完全伸展及舞動的空間。
3、謹慎斟酌茶葉量:沖泡濃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約2.5g的茶葉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紅茶,建議最好以2杯的紅茶葉量(約5g)來沖泡成2杯,較能充分發揮紅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續杯樂趣。
4、將滾水注入壺里泡茶:水開始沸騰之后約30秒的時間,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幣大小的圓形時,來沖泡紅茶,最適合不過的了。
5、靜心等候正確的沖泡時間:因為快速的沖泡是無法完全釋出茶葉的芳香,一般專業的茶罐上,都會專業的標示出茶葉的濃度大?。⊿trength,即強度),這關乎到茶葉沖泡悶的時間。例如:濃度分為1-4級,1為最弱,4為最強),沖泡時間則是從2分鐘到3分半鐘,依次遞減。
6、將壺內沖泡好的茶湯,倒入你喜愛的茶杯中:茶杯雖有各種不同的造型,但一般而言,都是屬于底較淺而杯口較寬,因為這樣除可以充分讓飲茶人享受到紅茶的芳香,還可以欣賞到它迷人的茶色了。
7、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糖或牛奶:若是選擇喝純紅茶,所著重的完全就是紅茶的本色與原味。而奶茶用的茶葉一般而言都屬于口味較重,并帶有一些澀味,但是加入濃郁的牛奶之后,澀味會減低而且口感也變的豐富一些。